核电进入电力市场 捷报频传多点开花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7台,装机容量达到3581万千瓦;2017年商运核电机组发电量2474.69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3.94%。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017年,在没有新项目核准的表面下,是中国核电的蓄势待发——首部《核安全法》落地,保障核安全有法可依;华龙一号落地英伦,GDA进入第二阶段;核电进入电力市场,为全面市场化打下基础。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全国核电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7台,装机容量达到3581万千瓦;2017年商运核电机组发电量2474.69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3.94%。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新年伊始,核电迎来新气象,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压力容器吊装成功、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在“十三五”发力之年,或将打破核电零核准困局。
三代机组进展顺利 新机组有望核准
按照“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装机将达8800万千瓦。然而,过去两年的核电“零核准”,给新建目标的达成增加了难度。
AP1000全球首堆,三门核电1号机组曾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在2017年并网发电的核电机组。然而事实是,2017年6月30日,三门核电1号机组热试工作就已全部结束,同年7月21日又顺利通过首次装料前核安全综合检查,而其首次装料批准书却迟迟未能收到。首堆迟迟不能装料,使得三门核电二期、海阳核电二期、陆丰核电站、徐大堡核电站这些计划使用AP1000技术的核电站进度暂缓。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EPR技术的台山核电1号机组,于2018年1月被确定为三代核电EPR全球首堆。据了解,2017年12月29日,台山1号机组已完成热态功能试验,2号机组处于设备安装阶段。虽未装料,但进度已全面领先于国外同类机组建设。
同时,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进展顺利。
2017年5月25日,中核福清核电5号机组穹顶吊装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11月28日,5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成功吊装就位,目前6号机组也已提前完成穹顶现场拼装。
高效的建设成果,令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我国三代核电示范机组必能传来喜讯,而规划采用该技术的核电机组也有望得以核准。
应对消纳问题 核电参与电力市场
2017年,我国在运37台商运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核能发电量为2474.69亿千瓦时,比2016年上升了17.55%;上网电量2316.42亿千瓦时,比2016年上升了17.83%。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108.05小时,设备平均利用率为81.14%。
从2017年核电运行情况看,虽然仍存在消纳问题,但是核电利用小时数同比提高了121个小时,设备平均利用率比2016年提高两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应归功于电力市场化改革。
2017年6月,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核电纳入电力直接交易。同年8月,广西自治区物价局和福建省物价局调整核电上网电价,防城港核电基地上网电价微涨,福建两个核电基地7台机组执行3个档位上网电价,新投产机组电价比核电标杆电价低0.058元/千瓦时。
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参与电力市场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核电消纳,避免资源浪费。2013年我国确定核电标杆电价时强调,此标杆电价保持相对稳定,今后将根据核电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电力市场供需状况等对其定期评估并适时调整。随着新一轮电改的深入推进,核电电价调整在所难免。
事实上,由于水电富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从并网之初就存在消纳问题,同样存在消纳问题的还有红沿河核电、宁德核电、福清核电和昌江核电均遇到消纳问题。其中红沿河核电,4台机组中就有3台全年设备平均利用率低于60%。
应对消纳,红沿河核电站也从市场着手。2017年11月23日,辽宁省工信委通知,将组织核电参加供暖电力交易,红沿河核电交易电量将占总交易电量的一半,上网电价执行0.18元/千瓦时。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的商品属性愈来愈强,核电与其他电源形式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加剧不可避免,核电“卖电”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成常态。
《核安全法》顺利颁布 核安全有法可依
作为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核安全挑战,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和核电“走出去”,对于核安全法律体系完善的呼声与日俱增。201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以此落实“依法治核”,以“严格的标准、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核安全法》确立了核设施运营单位的主体责任以及第一责任,然后是发展部门的责任、工业部门的管理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包括地方相关政府所承担的一些安全责任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以最高安全标准发展核能事业,唯有严格的监管和明晰的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才能真正保障核安全,合理利用核能造福社会。
首部核安全法正式发布,对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制度及监督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作出规定,这也意味着中国积累的核能管理经验已经上升至法律层面。
《核安全法》作为核安全领域的根本法,颁布后,我国现阶段已经建立了一套既接轨国际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法规标准体系,30多年来,我国倚靠现有的法规体系确保了我国核能、核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保持了良好的安全业绩。
出海捷报频传 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要说2017年中国核电行业最大的亮点,一定是“走出去”。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核电企业在世界各地征战。
2017年11月21日,中核集团签下了“华龙一号”海外第三台机组合同。而此前,“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K2项目已完成穹顶吊装,进入设备安装。目前,海内外6台在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设均进展顺利。
2017年11月16日,中广核与EDF发布声明称,英国核能监管办公室(ONR)和英国环境署(EA)发布联合声明,宣告“华龙一号”在英国的GDA第一阶段工作完成,正式进入第二阶段。采用该技术的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已于2017年12月开启厂址地质勘查。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铺开,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国门,闪耀世界。2018年是“十三五”时期的第三个年头。5800万千瓦,是核电“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及的到2020年我国核电的运行装机容量。新的一年,中国核电或将迎来新一轮春天。
责任编辑:沧海一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