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引领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新趋势

2013-11-18 11:05:33 中国电力网  点击量: 评论 (0)
自2011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建设推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智能化、集成化引领着变电站建设的新趋势。2012年12月,公司启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建设6个试点项目,包括重庆合川220千伏大石变电站、武

用技术,一套多芯连接器头座对接仅需10秒即可完成。

 

全站构支架设备支架基础共120个,外形尺寸均按统一标准进行模板制作和立模,又节约大量时间。此外,其他附属设施和建筑的工期也缩短许多,镂空式塑钢围墙节约20天,管构支架节约18天,站内仅有的两栋建筑物零米以上工期只用了25天。

通过孙岗变的试点实践,110千伏变电站施工总工期由240天缩短为108天,其中建筑工期、电气安装及调试分别由150天、120天缩短为73天、35天。由此,典型110千伏变电站设计建设整体工期(从初设到竣工)由540天缩短为240天。

质量工艺高

设备选型优,集成率高,决定了变电站施工质量工艺的优秀。一次设备方面,孙岗变采用“一次设备本体+智能终端”方式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功能。主变、开关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对所属及相关设备的操作等功能。一次设备本体到就地智能控制柜之间,采用统一标准的航空插头,代替原有控制电缆连接,具备了智能一次设备的形态特征。二次设备方面,采用二次总集成的施工及管理模式,由保护及监控系统供应商集成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预制光缆、预制电缆、故障录波以及预制二次组合设备舱,舱内设备完成组装调试后,整舱配送至施工现场。

预制电缆的质量优势也十分明显,工厂化预制实现了工业化、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和检测,现场组装方便快捷、防差错,可实现施工工艺的标准化。

耗资占地省

孙岗变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110千伏间隔层二次设备下放于配电装置场地,一、二次设备就地融合,使变电站在原通用设计方案基础上减少占地303.2平方米,节地10%以上。

同常规站相比,孙岗变“集成”所带来的降耗、节地效果尤为明显:减少自动化设备1台、测控装置6台、电能表3台、智能组件9台;终期还将减少测控装置16台、电能表9台、智能组件19台。二次设备室建筑面积较同规模常规变电站减少36.2%。这些“集成”效果,节省了变电站投资,减少了屏柜数量,优化了屏柜布置,减少了光缆芯数,加大了屏柜内空间,便于通风散热,优化了设备的运行环境。

 

由于减缩建设周期66.67%,按照人工费用人均50元一天估算,仅工期一项,工程就节约了近21万元。此外,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推行工厂化加工,现场作业人员明显减少,安全风险降低,新模式还大大降低了粉尘、噪声、污水的排放,环境效益提升明显。

上海110千伏园海变电站

四个月建造奇迹

6月30日,上海嘉定110千伏园海变电站正式投运。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如何集约高效地建变电站一直是个严峻的课题。110千伏园海变电站应用全户内设计、标准化生产和配送式建设的模式,在短短4个月内就安全优质地建成了上海市第一座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完美破解了这个难题,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全户内设计,技术先进架构新

走进园海变,你看到的是一幢普通的单层建筑。如果不是门口的铭牌提醒,你甚至不会想到这是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为了节约水土资源、保护环境,该站采用全户内设计,所有电气设备布置在户内,外观简洁、内里紧凑。本体建筑创新了建筑结构型式,由传统变电站的两层建筑改为地上一层、半地下室一层的建筑设计,地面应用预制钢结构,外围采用占地面积较小的装配式围墙,减少了建筑面积,降低了建筑高度。建成的变电站建筑面积为2184平方米,建筑高度12米,比起传统变电站节省了不少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和硕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