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将引发中美投资热潮
日前在京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气候问题会议上,智能电网成为双方气候合作的重点。发改委副主任表示将继续推动智能电网相关政策,寻求更多合作。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中国在长距离输电上较美国
日前在京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气候问题会议上,智能电网成为双方气候合作的重点。发改委副主任表示将继续推动智能电网相关政策,寻求更多合作。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中国在长距离输电上较美国有技术优势,但中国在信息化技术、智能电表系统以及配电技术上实力不如美国,所以中美之间在技术上可以形成互补。而以特高压为组成部分的智能电网领域的合作,将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迎来规模达数千亿元的投资热潮。
开展示范项目促交流
据悉,在中美工作组的领导下,双方计划开展4个智能电网合作项目,中美两国各2个项目,分别是:中国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国深圳前海智能电网工程、美国费城的一个智能分布式电网项目和美国加州的一个示范项目。
另外,双方将组织智能电网研讨会,并在2014年组织针对智能电网政策、规定和示范项目的赴美考察交流,并开发应用共同的评估方法学,对项目所示范的智能电网技术和应用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
此次入选的2个合作项目中国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和中国深圳前海智能电网工程不仅实验验证了多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而且项目所属的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都具备开展此项目的技术储备和前期实践经验。
“尽管我国的一些示范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过度追求大、新、全,没有经济核算,缺乏可复制性,决策和实施都在短时间进行,项目结束后的后续工作也较少;而美国考虑的是技术的经济性、可复制使用等,或是一些创新的技术实地检验,决策和论证时间较长,一般项目规模较小,投资也较小,但示范效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被持续跟踪和评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栾文鹏告诉记者。
“因此,中美就智能电网项目进行合作,有助于学习对方的长处和一些先进的理念,可起到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电力设备商竞相抢滩市场
除了开展示范项目合作,我国将推进智能电网的覆盖范围。从国家电网的计划来看,“十二五”期间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目标为,发电环节需满足9000万千瓦风电和8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并网;输电环节,全面实施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智能巡检、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广泛应用柔性输电技术,同时在33个省级以上和210个地市级建成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面对这块大蛋糕,除了国电南瑞等国内电力设备行业领头羊外,GE、西门子以及包括谷歌、微软等互联网企业在内的跨国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智能电网市场。
“尽管智能电网设备市场非常广阔,足够容纳数量可观的企业分享,但目前该市场尚在培育过程中,能够抢占先机的设备商无疑在之后的竞争之路上更好走。”一电力设备制造商告诉记者。
目前比较成功的经验莫过于IBM此前开发的基于IBM“高精准可再生能源预测”技术。其全球能源与电力事业部总经理BradGammons说:“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电力部门现在有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应对新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难题。”
据了解,该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至30个风能、太阳能和水电发电站,其中国内张北县风光储输示范项目的一期工程亦是该技术的受益者。借助新能源功率预报技术,该项目不仅解决了新能源并入电网的难题,实现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电网“四位一体”的新能源平台,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0%的新能源并网量。
未来IBM还将继续参与国内一些示范项目,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事实上,像IBM这样的跨国巨头不仅提前在中国市场进行布局,更企图参与国内智能电网标准建设,成为游戏的规则制定者。业内专家认为,这些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智能电网市场不仅拥有技术优势,如今又有了政策利好机遇,将来极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