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
摘要:大规模储能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一环,被称为电力成产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之外的“第六环节”。本文结合智能电网发展需求,简要介绍了各种储能系统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构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最后结合项目组调研情况,对当前储能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胡雪峰1,2,杨卓3,谭向宇4,王达达4,赵现平4,高亚静2,田雷5,赵盛萍1
1华北电力大学云南电网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昆明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3云南电网公司,昆明
4云南电网电力研究院,昆明
5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电网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昆明
1.引言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结合本国电网特点规划建设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目标是通过全面改造现有的电力系统,构建成高效、自愈、经济、兼容、集成和安全的下一代电网。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它通过在传统电力系统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储能环节,在负荷低谷时将电能储存起来,负荷高峰时将存储的电能释放回电网,将原来几乎完全“刚性”的电力系统变得“柔性”起来[1],从而实现智能电网各项设定目标,因此储能技术也被称为电力生产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之外的“第六环节”[2]。大规模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削峰填谷、消纳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平稳电能输出、改善电能质量、应对突发状况对系统冲击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3]。
2.各种储能方式简介
储能方式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化学储能,其中机械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磁储能包括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化学储能主要是指电池储能系统,包括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锂电池等。
2.1.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电站配备上、下游两个水库,负荷低谷电能富余时,将下游水库的水抽到上游水库保存;负荷高峰电能缺口时,利用储存在上游水库中的水发电。抽水蓄能是目前存储大规模电力技术最成熟、成本效益最好的储能技术,也是当前惟一广泛采用的大规模能量存储技术,世界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50,000MW;缺点是其受地理条件、转化效率等方面的制约较大,响应时间是分钟级,应对电网负荷波动能力较差。抽水蓄能电站能够用于黑启动、控制电网频率、提供备用容量和提高火电站和核电站的运行效率等方面。
目前,我国已建成抽水蓄能电站20余座,不足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低于一般工业化国家5%~10%的平均水平[4]。近期国家加快了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在建装机容量达到12,040MW,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到约6000万kW。我国单机最大的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于2010年12月开工建设,将安装4台单机37.5万kW的机组,预计2016年建成,建成后可以为华东电网提供300万kW调峰容量。2012年6月15日,国家863计划课题“大规模风电与大容量抽水储能在电网中的联合优化技术”启动,将会进一步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在国内的发展。
2.2.压缩空气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力压缩空气,将空气高压密封在密封空间中,在需要电能时,释放高压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燃料消耗比调峰用燃气轮机组可以减少1/3,所消耗的燃气要比常规燃气轮机少40%,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5,6]。压缩空气储能只适用于大型系统,同时建造受地穴、矿井等特殊地形条件的限制[7]。
压缩空气储能由于其储能规模大、成本低,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美国正计划在俄亥俄州建造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700MW。我国于2003年开始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哈尔滨电力部门正在利用现有的地道作为贮气室进行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高校正在进行压缩空气系统热力性能计算及其经济分析的研究。
随着分布式能量系统的发展以及减少储气库容积和提高储气压力的需要,8~12MW微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2.3.飞轮储能
飞轮储能的原理是将电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飞轮转动的动能储存起来,供电时,将飞轮的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输出到外部负载。飞轮储能的主要优点是高充放电率,高循环次数,响应速度快,无污染,维护简单,寿命一般为20年;缺点是成本高、能量密度较低,保证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费用很高,储能损耗较高,不适合用于能量的长期存储[8]。
受益于电力电子技术、磁悬浮技术和高强度碳素纤维技术的进步,飞轮储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文献[9-11]介绍,国际先进的飞轮储能系统储能效率已经达到了99.4%,可储能100kWh。2004年,巴西实现了利用超导与永磁悬浮轴承的飞轮储能,用于电压补偿。2011年,世界最大的飞轮储能系统完成安装,容量20MW,采用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碳纤维复合飞轮转子技术,吸收并释放1MW的电能仅需15分钟。
我国飞轮储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只是从事系统基础研究及小容量试点。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正朝着大功率、高效率、低损耗和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2.4.电池储能
电池储能系统是指以蓄电池为能量载体与电网进行电能交换的系统。具有充电/放电工作状态转换迅速、设备维护工作量小、高度智能化等优点,可配合新能源并网,可作应急电源,亦可小范围孤网运行[12-14]。
根据所用化学物质的不同,蓄电池可以分为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锂电池等。铅酸电池价格低廉,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占据着电池储能45%~50%的市场,但是其能量密度低、寿命短、污染环境等缺点制约了铅酸电池的发展;液流电池是目前一种前沿储能技术,克服了铅酸电池寿命短的缺点,但是其同样具有污染性;钠硫电池比能量高,可实现大电流、高功率放电,充放电效率高,但是它需要采用高性能的真空绝热保温技术来维持300℃~350℃的工作温度,安全性较差,成本太高;锂离子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综合效率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受电动汽车产业的推动,锂电池的技术和资金储备雄厚,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电池储能系统,但是锂电池需要较复杂的电源管理系统,生产成本较高。
美国电科院在2009年开展了MW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用于平滑风电场功率波动的示范应用,目前世界上运行的最大锂离子储能系统是A123公司投资建设的,装机容量为2MW[15]。2009年11月,我国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量为650A˙h的钠硫储能单体电池,使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在日本运营的容量为4MW的全钒液流电池为当地32MW的风电场提供储能,并已运行27万次循环,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其他储能技术能够实现这一要求[16]。
2.5.超导磁储能
超导储能装置利用超导线圈将电磁能直接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电磁能返回电网或其他负载。功率输送时不需要能源形式的转换,具有响应速度快、综合效率高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超导储能装置不仅可用于调节电力系统的峰谷,而且可用于降低甚至消除电网的低频功率振荡,改善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特性,同时还可用于无功和功率因素的调节以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近年来,超导材料实用化发展迅速,促进了超导储能的研发和应用。但是,要实现超导储能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提高超导体的临界温度,研制出力学性能和电池性能良好的超导线材,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17]。目前世界上1~5MJ/MW低温超导磁储能装置已形成产品,100MJ超导磁储能系统已投入高压输电网实际运行,5GWh超导磁储能技术已通过可行性分析和技术论证。我国十五“863”计划启动了高温超导输电电缆、限流器、变压器以及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等超导电力应用技术项目,取得了良好的进展。2005年11月,我国第一台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在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动模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动模试验运行[18,19]。
责任编辑:电朵云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