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继集团:探索就地化保护 实现智能变电站技术创新
相对于放置于保护室的传统保护而言,就地化保护贴近一次设备就地布置,可直接裸露安装于开关场,无需任何外部防护措施,像是一次设备的贴身保镖,继电保护系统架构更加紧凑,动作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更有利于快速隔离系统故障,保障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月20日,随着最后一个断路器成功合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上首座就地化保护整站试点工程浙江嘉兴110千伏齐家变电站顺利投运。该站试点运行的就地化保护,在设备形态、功能部署、设计安装方式、运维检修模式等方面均有重大创新,纵向集成了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功能,提升了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采用标准化连接器,提高了现场工作安全性;“工厂化调试”和“更换式检修”运维新模式,提高了安装检修效率;有效缩短基建安装调试工期,实现基建工程的降本增效。
许继集团在就地化保护整站试点建设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有力推动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创新。
攻坚克难打造精品
就地化保护采用高可靠、高防护和小型化设计。相对于放置于保护室的传统保护而言,就地化保护贴近一次设备就地布置,可直接裸露安装于开关场,无需任何外部防护措施,像是一次设备的贴身保镖,继电保护系统架构更加紧凑,动作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更有利于快速隔离系统故障,保障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公司统一部署和国调中心的组织下,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纲要》的相关要求,许继集团开展了就地化保护关键设备及技术攻关,并率先完成就地化保护整站试点工程建设。基于2016年许继集团220千伏就地化线路保护设备先后在极寒地区黑龙江漠河变、极热地区新疆吐鲁番、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高盐地区浙江舟山等12座变电站的挂网运行经验,许继集团成立就地化保护项目组,发挥集团大研发体系优势,开展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等整站就地化保护系列产品的攻关研制。
许继集团先后攻克了小型化、高防护、低功耗、无缝环网、分布式架构设计等就地化保护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AC-800系列就地化保护产品。该系列产品能够在1.2米的水中安全运行两小时,可抵御一次设备开合刀闸所带来的强电磁干扰,具有当前继电保护最高防护等级;体积缩小约80%,重量减少约60%;传统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的动作速度在30~40毫秒,而就地化保护的动作为20~30毫秒,平均提升了28%;可在零下40~85摄氏度的极寒极热环境、海拔4000米高原环境以及高湿高盐等地区长期稳定运行。
就地化保护能够承受20倍重力加速度的冲击耐受能力,使得就地化保护装置可以承受各角度1.2米的高空跌落。就地化保护装置服役后的第一道考验就是跌落试验,它要以7个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从高空自由落体跌落。就地化保护装置因材料和工艺特殊,造价昂贵,但每做出来一批样品,研发人员都会例行“高空跳台”试验。2017年11月,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就地化保护专业检测中,许继集团参与跌落试验的25台装置全部通过试验。
抢抓机遇探索创新
2017年12月10日,借助嘉兴110千伏齐家变电站综自系统改造的时机,许继集团联合浙江嘉兴供电公司开展就地化保护整站试点工作。按照计划今年1月20日前必须完成所有就地化保护设备的生产、组装、运输、调试等试点运行相关工作。许继集团和嘉兴供电公司当即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对手只有自己的比赛。
许继集团充分发挥了集团公司智能制造的优势——就地化系列保护设备按照正常生产流程需要20天才能完成,试点运行保护设备的生产仅用5天就顺利下线;用于安装就地化保护设备的屏柜按照生产流程需要14天能够完成,许继集团生产部门仅用3天时间完成了生产,于2017年12月19日,通过嘉兴供电公司的工厂调试。
1月15日,在许继集团和嘉兴供电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现场所有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比之前计划的完工时间提前了5天,赢得了这场比赛。
在嘉兴110千伏齐家变电站试点运行的就地化设备包括PAC-805母线保护装置、PAC-8278变压器保护装置、PAC-813线路保护装置和PAC-8531智能管理单元、BDH-811站域保护装置。其中母线和变压器保护均首次采用基于双向双环网冗余架构的分布式保护系统,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PAC-8531智能管理单元实现了信息可视化展示、实时监控、分布式系统的一致性巡检及上送信息的优化融合,提高了保护装置运维操作的便捷性。
从就地化保护试点站选址达成意向到完成建设具备投运条件仅仅用了35天时间,按照正常合同,35天也许只能完成设备的生产。在许继集团和嘉兴供电公司的努力下,110千伏齐家就地化保护试点站的建设再一次创造了优异成绩,许继集团在就地化保护整站试点建设方面为公司未来就地化保护大面积试点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
未来,许继集团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服务保障、降本增效、激励约束”工作思路,聚焦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重点领域,持续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明确战略定位,规划产品和技术方向,促使协同创新、自主创新和借脑引智同步推进,推进研发资源整合,提升相关领域整体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国际领先的电工装备制造商和电力系统服务商,为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电朵云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