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 荣获科学技术成就奖
10月8日举行的第14届国际防雷专题大会(SIPDA)上,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科技成果荣获“科学技术成就奖”。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获得该奖项,也是我国在国际雷电研究领域获得的最高级别奖项。
“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于今年5月24日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正式上线。在全球雷电防护研究和实践领域,该系统首次系统地实现了适应于未来气候变化的智能动态防雷模式,使雷电防护从传统的“静态被动模式”步入“智能动态模式”,在雷电防护研究和实践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气候变化,全球防雷新挑战
雷电一直是危害电网安全、造成局部或较大范围停电的重大自然因素。我国沿海地区一半以上的电网事故因雷电导致。传统的,如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防浪涌设备等静态措施可以使雷害最小化,但难以将其完全消除,这也是电力领域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明显,极端天气增多,雷电活动更加频繁剧烈。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发布的研究结果,在可预见的未来10~20年,全球雷暴活动将大幅增加。而苏州地处江苏南部,区域内水网纵横,又是每年受台风影响较频繁的地区。统计显示,随着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增强,苏州每年六、七、八月间的雷电天气逐月增多,又恰与迎峰度夏重叠,在夏日用电高峰期,极易对电网造成冲击和波动,给苏州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困扰。
勇于开拓,潜心探索新模式
目前常规的防雷模式,是通过保护系统某单个设备或部分,来确保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其主要原理是将雷电的破坏性能量导入大地,或提高防护级别(绝缘强度)。这种模式主要侧重设计安装阶段,保护目标为单个设备、部件或设施,如线路、变压器、电子设备、变电站等,采用的是相对固定的防护措施,如架空避雷线、避雷针、SPD防浪涌设备等。
根据实际经验及统计分析,单一的雷击跳闸事故不一定会造成大范围的停电,往往是一些其它因素的综合叠加,例如某一开关的闭锁、某一继保装置的异常,或系统某部分的重载状态等造成事故范围的扩大。而由于整个电网设备数以百万计,在庞大的基数下,很难保证每个设备或原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虽然雷击本身不受控,但雷电活动可以被监测和跟踪。雷击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通过雷电探测系统进行预判。因此也可以据此对电网系统进行动态的调整和控制,从而提高电网的整体防雷性能。
早在2006年,国网江苏电力项目组就认识到电网的防雷性能不能仅取决于单个设备或部件的防雷性能,并创造性地将“电网控制”引入防雷研究领域,提出了动态防雷的思路。
智能浪潮,动态防雷初出庐
国网江苏电力项目组顺应电网动态平衡的运行本质,利用大禹治水“疏而非堵”的控制机理,正式提出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的概念。
据介绍,“动态防雷”是一种系统级防雷模式,即基于实时高精度雷电跟踪及电网全局稳定性计算,强调在潜在雷害发生之前,对电网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从而提高电网抵御雷电灾害的能力,并大幅改善雷电气候下电网系统稳定性。
这类似于“大禹治水”的原理。传统的电网防雷模式的整体思路相当于堵,加强绝缘强度、对各个设备加装各种防雷设备。而“动态防雷”模式的思路相当于疏,将电网的负荷进行疏导和优化平衡:当雷电威胁到某电力线路或者电网的某一部分,就转移该线路或调整该部分电网的负荷,优化平衡整个电网的负荷分布。当雷电威胁解除,则从安全运行模式切换回原来的经济运行模式。
“动态防雷系统能够降低雷电气候条件下的电网运行风险,全面应用后将大幅度提高电网抵御雷电灾害的能力,从而提高供电可靠率,预计可减少当前80%由雷电而造成的停电损失。”该系统项目负责人、苏州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蔡云峰介绍,该系统中雷电探测范围超10000平方公里,有效保护范围可达1000平方公里,综合性能指标大幅领先于国内外现有水准。
本届国际防雷专题大会主席亚历山大皮安蒂尼教授评价道:江苏省电力公司多年来的“动态防雷”科技成果,在科学理论、技术创新、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也为国际雷电研究及防雷领域做出了公认的突出贡献。(黄蕾)
责任编辑:电朵云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