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公开试验中的智能住宅和非接触充电系统,采用磁共振方式
本田2014年6月16日向媒体公开了正在埼玉市做验证实验的智能住宅,同时还公开了新实施的非接触充电系统。非接触充电系统在用配置在车库地面上的供电线圈向纯电动汽车(EV)飞度EV底板下方嵌入的受电线圈发送电磁波
本田2014年6月16日向媒体公开了正在埼玉市做验证实验的智能住宅,同时还公开了新实施的非接触充电系统。非接触充电系统在用配置在车库地面上的供电线圈向纯电动汽车(EV)“飞度EV”底板下方嵌入的受电线圈发送电磁波来充电。预计将于2016年前后实用化。
本田的智能住宅和EV采用了IHI以美国WiTricity公司的专利技术试制的非接触充电系统。该系统由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构成,供电线圈以磁共振方式向受电线圈送电。
磁共振方式为电磁感应方式的一种,通过采用特定频率,即使供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位置错开或相隔一定距离,也能有效送电。车辆离目标停车位置横向±10cm、纵向±5cm、角度±2度时的充电效率估算为80~90%。
供电线圈的输出功率为2.2kW。在技术上可达到与普通充电相同的最大3.3kW,但因法律尚在修改之中,因此在实验时降低了电磁波的输出功率。利用住宅侧配置的电力转换装置将50-60Hz的家用电力频率提高到85kHz后发送给供电线圈。供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的距离设计为约10cm。其实,再加上包覆这两个线圈的外壳后,二者之间的距离减为约5cm。
本田认为,如果能以非接触充电使充电作业变得轻松,EV的充电频率将会提高,因而有望削减车载电池的容量。(作者:小川 计介,日经技术在线!供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