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将开启霍尼韦尔下一站的智慧梦想
公司同时和成千上万的楼宇在进行互动,实现负荷降低,从而有效降低对整个电网的需求。我们在技术上已经验证这样的一套技术在中国也适用,而且现有的楼宇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和电网之间也可以进行信号的交互。”
假如电网都变得智能
“十二五”期间,中国在智能电网上的投资高达1.5万亿人民币,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绿色节能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示形式,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体现。据了解,霍尼韦尔与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实施了中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项目,并获得了阶段性成功。
秦岳介绍,该项目霍尼韦尔经过两年时间筹备建立,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执行和应用的阶段。整个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霍尼韦尔应用之前很多次提到的自动需求侧响应技术,这个技术最大的受益者不光是来自最终用户,它实际上是把城市级别或者城市尺度这些功能和能源的负荷进行了优化。它做的是一种需求侧管理的解决方案,可以最大化地让客户的需求和供应侧进行无缝的对接,最大化地优化电网运行的成本,这是一个最大的收益,也是霍尼韦尔在美国做的事情。
第二阶段霍尼韦尔会把自动需求侧响应和智能化的远程能源管理放在一起。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内和在美国都有一个趋势,也就是说它叫按区供应的或者说按区响应的负荷管理和能源管理,里边运用了大量的智能化技术。
这里要提到刚才所说的智慧城市的问题,何为智能?其中有两个核心的理念,第一个理念是所有的事物或者未来所有的物体,或所有的设施都可以充分联网;第二点是它可以双向的通讯,也就是之前提到自动需求侧响应。什么叫自动需求侧响应呢?指的就是说我们的用户可以发一个信号给到我们的功能侧,它以前是不可能的,以前可能家庭里边插座上有电才可以用电,可是现在霍尼韦尔这个技术可以充分预测和估计你未来用电的需求,然后把你的用电需求通过互联网告诉电网,电网可以直接发送给功能侧各种各样的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这样的话整个网络就可以进行无缝的连接。这一切的基础设施也就是未来智能城市的前提。
中国这个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十二五”规划已经清晰地指明节能增效和发展智能电网的目标,虽然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在谈这些目标,但是没有哪个国家把这个节能增效的目标像“十二五”规划这样明确规划,且规划得如此清晰和具体,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力度非常大,所以现在在中国的挑战已经不是技术或者是政府投入方面的挑战,挑战在于我们要把这样节能增效的市场做出来,这样能够激励广大的用户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以及居民,愿意去采取这些节能的措施。

“我想,如果千千万万的用户都能用这个需求侧响应技术的话,会带来的利益不一定是节能减排,而且不需要为了应付电力高峰去建很多的发电厂。”陈文法说,“相对来说,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是一个低碳的概念,而且对未来的持续低碳,贡献极大,这也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开核心竞争力那扇窗
智能电网巨大的市场规模引得包括西门子电气、施耐德在内的众多国际电气巨头布局中国市场。面对竞争,霍尼韦尔似乎拥有更多的自信,推开核心竞争力那扇窗,你就能看到卓越的曙光。
谈到竞争优势,潘哲思先生侃侃而谈,首先从业务模式上霍尼韦尔是把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想法汇聚在一起,而且霍尼韦尔在每一个重要的市场都很大程度地让公司本地的团队做很多像工程设计的工作,比如说霍尼韦尔在北京和上海都设有研发中心来开发这种专门针对系统进行优化的软件,通过优化的软件把我们智能管理系统当中有关的算法去进一步的加以优化,这样主要针对中国的情况,而且有一些霍尼韦尔在这里优化过的软件,也可以输出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使用,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霍尼韦尔整个公司的规模,符合霍尼韦尔“东方服务于东方、东方服务于西方”的理念。
之前谈到的像智能楼宇或者是智能楼宇的控制管理系统这些方面的技术有很多公司都能够交付,但是在整体的解决方案当中技术只是其中一部分。那么作为这种技术的供应商必须要能够和他们的客户坐在一起确保他们的技术解决方案当中的流程对客户的楼宇、对于客户的建筑是行得通的

责任编辑:廖生珏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