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能源大转型
8月25日,2018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这一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主办,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支持的年度能源盛会,已延续了5年。由于切中我国能源政策和实践的关键议题,也是重要的能源政策信号和产业动向释放地,今年的会议以“推进能源转型向纵深发展,推进北方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冬季清洁取暖,促进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等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能源领域超过500名代表参加。
请看eo记者从现场发回的部分演讲嘉宾精彩观点。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伟:打破传统的“能源竖井”,推动行业全面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能源系统。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能源领域形成了分别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部门为核心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产业链条。如煤一电(热)供应系统,2017年仍有50%左右的煤炭用于发电,全社会用电量中约65%是煤电。这些集中的“点——线”式供应系统经过长期建设,对内不断强化上下游之间的刚性关联,对外又相对独立,久而久之形成了“能源竖井”。“竖井”系统为保障供应安全通常设置过高的备用率,且下游用户基本无选择权,最终不仅导致系统整体效率偏低、污染排放普遍偏高,还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障碍。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做好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需要打破传统模式,推动能源行业全面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能源系统。
我国能源管理与监管体制改革长期滞后于行业发展,管理分散、多头管理、管理越位、监管缺位等现象依然存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制定了能源、电力、大然气、可再生能源、水电等多项规划,但各类电源之间、电源与电网之间仍然有许多需要统筹协调的问题。监管职能相对较弱,监管效率偏低、效果偏弱,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联网等的专业性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能源领域长期存在的市场体系不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等问题,说到底还是有许多体制性障碍始终难以破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一鸣: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梳理出影响我们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我初步的考虑是十个方面采取一些相应的举措。第一是我们要从过去的产业政策、产业扶持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操作,转向一个竞争政策为基础地位的政策框架,高质量、创新都来目于竞争。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会有转向高质量的压力、第二个是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产权和所有权不完全是一个意义,所有权讲的是绝对的权利,产权强调的是交易权。要优化资源限置,一定要有明晰的产权。第三个要素是市场化的改革。这里面有很多的传统要素,但是,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土地制度,怎么使得土地能够流转起来,能够实现优化配置,这个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意义很大。第四个是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创新体制里面最核心的一个是知识产权的激励制度,我们的科研人员大部分在国有事业和企业单位,他们的研究成果按照专利法都属于职务专利,归单位所有,如何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现在地方已经在探索分割确权,一个项目启动前和单位如何明晰这个项目出来以后的产权分割,产业化以后科研人员会有收入,这叫做确权在先。这会极大地解放科研人员的生产力,而到了现在我们需要突破核心技术的阶段,需要这个制度,现在科技如何转化,有科技的奖励,产业化以后可以奖励50%,有的地方可以分割70%,但是我们说分粮食好,还是分地好,这是现在我们要推进改革的一个方向。第五,教育制度改革,从知识传授型的教育转向创新能力培养式的教育。第六是如何提高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包括城市群这种模式的发展,通过高速的通道,使得要素能够快速、自由流动来提高空间要素的配置效率。第七个是有效应对排放峰值期的挑战现在我们各种排放陆续地达峰,这个阶段是环境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一旦过了峰值期,我们的压力会大大缓解,那么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
求又在迅速增长,所以我们也到了一个满足这种需求的攻坚期。第八个方面,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这也是一个很核心的制度。第九是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我们正处在一个风险易发的高发期,化解风险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还何谈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要健全一个风险管埋的有效体制,使得我们的管控能力能够跑
得过风险的积累。第十,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因为我们的制造业现在就是股比限制,现在也慢慢放开了,服务业还有很多的准入限制。下一步中央已经明确、我们第一步只启动金融的对外开放,包括股权限制放开,有没有过渡期。最后,就是与高质量发展同步,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绩效、指标的考核体系,你一定要去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上汪集暘:我国地热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现在很多企业动不动都想上干热岩。我曾参加过一个评审,是在吉林油田所在地,松原市,那里有非常好的热水资源,很浅,1000多米,60度热水,一天有1000平方米,那里大概有10万平方米的供暖,而且很急,今年10月10日就要供暖了。当时北京热力集团在松原有个公司,任务交给他们了。开始的时候,他们想这个上头的热水先不用,用底下的干热岩。经过评审以后,我们把那个方案否了,也就是说,先不要开底下的干热岩先用上头的热水,完全够了。因为今年第一期才三万平方米,10月15日,只有一个半月左右,我们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跳着走。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加快推进地热能由单一粗放的低效传统产业发展为真正的高新产业,希望政府跟各级领导能够支持这个事儿,首先尽快摸清中国地热能资源家底。
责任编辑:蒋桂云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