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服务的互联网思维

2018-04-12 22:41:57 《互联网+智慧售电》  点击量: 评论 (0)
随着能源互联网国家战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主体的多元化,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开展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客户。

电力行业的互联网化趋势

随着能源互联网国家战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主体的多元化,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开展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客户。首先,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需求侧响应、能效服务、能源保险等新型的电能衍生产品将会陆续出现。电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经验优势和业务数据积累,提前研究并布局拓展服务形态,抢占市场的先机。其次,目前中国互联网覆盖客户已接近6.5亿户,为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为电网企业提升服务策划、丰富客户画像、实施精准服务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在服务体验方面的创新,用电群体对电力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竞争环境和互联网模式的新型消费服务体系,为电力客户提供快捷、流畅、愉悦又兼具个性化的服务,赢得客户信任,实现企业与客户双贏。

智能化、网络化电能消费模式是智能电网建设重要环节,也是电网智能化建设重点关注对象。传统电能消费模式中,用户仅仅作为消费者参与能源消费生态体系,用电大数据难以及时获取并成为电网负荷均衡调度、用户用能效率提升和用电模式优化的基础。随着分布式绿色能源逐渐成为电能生产的组成部分,用户既是电力的消费者,同时也可以是供应者,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和能源在线交易需要形成新的能源消费生态和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式。与此同时,电力服务也将随着电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新的能源生态体系中重新定义其内容和形式,从而形成高效的用电公共服务新型能力,构建推动电力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与技术革新将对电网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电网用电体系的结合,利用异构网络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能用电技术形态,支撑用电数据采集、家居环境、电网环境、供电服务信息、能耗预测、用电模式分析与优化等内容的数据获取、传输与大数据智能分析,进而将电能供给和用电需求置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优化配置,加强用户体验感,促进价值共享,打破行业发展边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源资源共享构建和谐的能源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与电网之间的灵活互动将形成用电模式动态优化机制,有力推动能效水平提升、用电降低、削峰填谷;其次,分布式能源并网容量的增多会加大用电客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需求,而智能用电、移动终端等的广泛应用也将促进电网与用电客户间的互动,便于电网侧做出合理的调度判断,使得用电需求响应更加科学合理;最后,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会催生新的电力服务模式,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方式会得到普及,随着以亿计客户的绑定关注,电力客户服务端将产生电子商务、用电模式优化、能源定制等互联网增值服务。

互联网与电力服务的深度融合联系着电力公司、发电用户、政府机关、行业机构等,通过“互联网+智慧售电”信息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对分布式新能源的管理要求,高效方便地为社会、政府、用户提供信息展示及延伸服务,促进国家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形象。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蒋桂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