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五年规划首发布

2018-01-03 13:43:09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根据《规划》,在十三五时期,将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其中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7亿平方米,新增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4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兆瓦。到2020年,地热供
     根据《规划》,在“十三五”时期,将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其中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7亿平方米,新增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4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兆瓦。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兆瓦。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万吨标准煤。      
 
     抓机遇:清洁稳定正逢时
 
      “十三五”将迎来地热能发展好时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首次编制地热能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以及中国政府践行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路线的坚定决心。
 
       “‘十三五’期间将着力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0%,同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值,要达到这些目标,意味着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供应增量主体。而与风能、太阳能、水能相比,地热能不受气候、季节、昼夜变化及外界因素干扰,相对稳定可靠,加上储量大、分布广,是一种有相当竞争力的清洁低碳能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地热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还强调,地热能在强化雾霾治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格局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介绍,如果达到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总量目标,将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7亿吨。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统计,我国浅层、中深层地热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26亿吨,目前仅利用2100万吨,利用率仅为0.8%。同时,集中供暖将有很大增长空间,而压减燃煤消费、大气污染防治等要求,为地热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万吨标煤,大约占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的1.5%;而2015年地热能年利用量为2000万吨标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煤的0.5%。即地热能利用量将在“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十三五”规划提出,将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由12%提到15%,也就是地热能将占非化石能源增量的1/3,很显然,地热能被寄予厚望。曹耀峰指出,之前对地热能的宣传不够,应引起各界包括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谋布局:因地制宜重利用
 
        记者了解到,我国地热开发技术相对成熟,已经具备可持续开发条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介绍,经过40余年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中国石化新星分公司、北京地矿局、天津地热院等一批有实力的地热勘查开发利用企业,同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热勘查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高效商业开发模式。
 
       以保定雄县为例,该县经过6年建设,目前建成供暖能力450万平方米,城区基本实现了地热集中供热全覆盖,成为我国第一个“无烟城”。
 
       为加快开发利用地热能,《规划》指出,要根据地热资源特点和当地用能需要,因地制宜开展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开展干热岩开发利用试验。结合各地区地热资源特性及各类地热能利用技术特点,有序开展地热能发电、供暖以及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
  
       其中,根据《规划》,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000万吨标准煤,将成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主战场”。李仰哲强调,要在地热资源丰富的京津冀地区,大力推广地热替代燃煤供暖,促进京津冀地区压减煤炭消费,改善区域的大气环境。
 
        “一方面,京津冀地区浅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技术条件成熟,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条件,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将实现地热供暖(制冷)4.4亿平方米;另一方面,面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地热能的大规模有效开发利用将在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武强表示。
 
        京津冀地区实现上述目标,将年替代标煤12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02万吨。
 
        此外,在环境约束较高的青藏高原及毗邻区,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将被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马永生强调,应加快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地热发电、地热梯级利用,助推绿色发展。
 
        而针对长江经济带地区城镇居民供暖的迫切需求,《规划》部署加快推广以热泵技术应用为主的地热能利用,以重庆、上海、苏南地区城市群、武汉及周边城市群、贵阳、银川等地为重点,整体推进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建设。
 
        求发展:加大投入强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提高地热能利用技术准入门槛,要求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的同时,也要求完善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加强信息监测统计体系建设和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马永生认为,“十三五”期间,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型地热资源普查勘探工作,搞清资源储量和分布;另一方面,要坚持地热资源有序、科学开发,政府加强热水回灌监管力度,避免环境二次污染;同时,也应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
 
        为实现地热能开发利用目标,“十三五”期间,还需研究制定地热能供暖投资支持政策和地热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完善地热能开发利用市场机制,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和项目管理,完善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管理,加大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地热能规划落实情况监管。
 
       《规划》还明确,我国将探索建立地热能开发的特许经营权招标制度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放开城镇供热市场准入限制,引导地热能开发企业进入城镇供热市场。曹耀峰认为,PPP多头管理可吸引社会融资,是很好的形式。
 
        据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可拉动投资约1400亿元,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可拉动投资约800亿元,地热发电可拉动投资约400亿元,合计约为2600亿元。此外,地热能开发利用还可带动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钻井、热泵、换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针对开发地热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及时做出科学全面评估。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电改观察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