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顶级大奖揭晓 电网凭什么打败其他能源行业?
对于人工智能(AI),人们从不吝惜美好的憧憬,比如经典电影《Her》《机械姬》中的机器人主角,都是兼具美貌和智慧。为人类来带来光明和动力的电网,已经具备了发展AI的高大上潜力,要摆脱冷冰生硬的感觉,
对于人工智能(AI),人们从不吝惜美好的憧憬,比如经典电影《Her》《机械姬》中的机器人主角,都是兼具美貌和智慧。为人类来带来光明和动力的电网,已经具备了发展AI的高大上潜力,要摆脱冷冰生硬的感觉,还需要什么?
12月23~24日,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该奖项系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命名,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大奖。
在被授予2017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44项成果中,与电网相关的技术表现突出,比如:电力用户大数据智能画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智能控制等。
对能源AI,与会专家给出判断:物联网概念过于宏大和宽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短期难以看到真正实现的曙光。但来自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行业专家认为,电网AI具备天然的数据基础和发展条件!
从能源实现智能化的目标来看,能源互联网是最大控制对象的智能体。而电网则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电力工业互联网,包括了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个人、企业、工业以及电气化交通等),都天然已经与电网实现连接。
电网绝大部分时间(约98%以上)运行在稳态或准稳态,可以模拟无人驾驶技术,依托高性能信息采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电网稳态情况下的自动巡航和异常状态的自主导航,达到电网薄弱环节快速定位与精准决策。
在大咖李开复看来,行业AI必备5个基础条件:海量的数据、清晰的领域界限、自动标注的数据、超大的计算量和顶级的AI科学家。
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满足前四个条件:海量的各类仿真和实测数据、清晰的控制本体对象、自动标注的遥测和遥信数据、超大的大电网在线运维和时空动力学特性智能认知计算量。
12月23~24日,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该奖项系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命名,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大奖。
在被授予2017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44项成果中,与电网相关的技术表现突出,比如:电力用户大数据智能画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智能控制等。
对能源AI,与会专家给出判断:物联网概念过于宏大和宽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短期难以看到真正实现的曙光。但来自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行业专家认为,电网AI具备天然的数据基础和发展条件!
从能源实现智能化的目标来看,能源互联网是最大控制对象的智能体。而电网则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电力工业互联网,包括了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个人、企业、工业以及电气化交通等),都天然已经与电网实现连接。
电网绝大部分时间(约98%以上)运行在稳态或准稳态,可以模拟无人驾驶技术,依托高性能信息采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电网稳态情况下的自动巡航和异常状态的自主导航,达到电网薄弱环节快速定位与精准决策。
在大咖李开复看来,行业AI必备5个基础条件:海量的数据、清晰的领域界限、自动标注的数据、超大的计算量和顶级的AI科学家。
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满足前四个条件:海量的各类仿真和实测数据、清晰的控制本体对象、自动标注的遥测和遥信数据、超大的大电网在线运维和时空动力学特性智能认知计算量。
现在最缺少的,是电网与顶级AI科学家的深度融合。
对电网而言,鉴于AI这个全新的起点需要全新的跨界融合与合作,未来的挑战主要来自资源整合、研发落地以及人才聚集等问题。
在资源整合方面,需要加强多学科、多产业的智能化跨界合作,开展智能电网相关的大工业互联网的顶层框架、理论体系、标准规范等科研工作,促进各类能源互联网智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技术研发和落地方面,基于现有智能电网的基础,下一步需要继续通过海量数据积累,不断完善算法、模型,在应用推广中不断验证,再周而复始,正向循环,实现走向胜利。
在人才引进方面,面对来自刷脸支付、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企业的“抢逼围”,电网企业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才能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研发深度AI技术。
对电网而言,鉴于AI这个全新的起点需要全新的跨界融合与合作,未来的挑战主要来自资源整合、研发落地以及人才聚集等问题。
在资源整合方面,需要加强多学科、多产业的智能化跨界合作,开展智能电网相关的大工业互联网的顶层框架、理论体系、标准规范等科研工作,促进各类能源互联网智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技术研发和落地方面,基于现有智能电网的基础,下一步需要继续通过海量数据积累,不断完善算法、模型,在应用推广中不断验证,再周而复始,正向循环,实现走向胜利。
在人才引进方面,面对来自刷脸支付、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企业的“抢逼围”,电网企业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才能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研发深度AI技术。
责任编辑:电改观察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