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民用天然气供应可以得到保障——能源专家解读近期“气荒”现象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相信民用天然气供应可以得到保障——能源专家解读近期气荒现象新华社记者高敬最近气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原因是什么?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相信民用天然气供应可以得到保障——能源专家解读近期“气荒”现象
新华社记者高敬
最近“气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原热能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强16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姚强说。
他介绍,今年1至10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7%。其中,城市燃气增长10.1%,工业增长22.7%,发电增长27.5%,化工增长18.2%。
民用“煤改气”贡献了多少?他说,据统计,“2+26”城市实际有319万户完成了“煤改气”,加上集中供暖锅炉改气,预计采暖季将新增天然气需求量50亿立方米左右。平摊到四个月的供暖季,即日均需求增量约4200万立方米。
他表示,从今年总的需求增量看,12月全国日均用气量为8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即日均需求增加1.3亿立方米。可见,“煤改气”部分仅占30%左右。
在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的同时,天然气供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介绍,首先,计划中的海外资源纷纷“掉链子”。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至3000万立方米;中亚气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至5000万立方米/日,使新投运的陕京四线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供应短缺,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他推断,如果供应侧不出问题,民用“煤改气”的用量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时,基本的政策应该是“压非保民”,即压低非民用气,保障民用气。
姚强指出,实际上,很多地方未能及时制定严格、详细、能落地的“压非保民”措施,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而是给了工业。有的还出现了一些不正常情况,如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一些燃气公司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赚取差价,从中牟利,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
“综合分析,‘气短’现象应该是暂时的,国家各方面正在努力增加天然气供应,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信民用天然气的供应可以得到保障。”他说。
这会不会影响清洁取暖推进?他表示,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
他分析指出,“煤改气”是指将散烧煤改气,并不是所有的煤都要改用天然气。民用散煤的“煤改气”“煤改电”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其次,民用散煤确实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雾霾,发达国家治霾经验之一就是使用清洁能源。清洁取暖符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实际。从今年环境质量看,“2+26”城市11月PM2.5浓度同比下降37%,改善程度前所未有,“煤改气”“煤改电”的贡献功不可没。
此外,民用散煤无法有效治理,替代是最佳途径,无法替代的也要采用清洁煤。
他建议,对天然气供应和消费的特性要加强分析,加强统筹规划,提前安排好供气,有序推进。在“煤改气”“煤改电”设施没有完工的地方,原有的燃煤取暖设施也不能拆除,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应做好预案,保障群众供暖。
新华社记者高敬
最近“气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原热能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强16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姚强说。
他介绍,今年1至10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7%。其中,城市燃气增长10.1%,工业增长22.7%,发电增长27.5%,化工增长18.2%。
民用“煤改气”贡献了多少?他说,据统计,“2+26”城市实际有319万户完成了“煤改气”,加上集中供暖锅炉改气,预计采暖季将新增天然气需求量50亿立方米左右。平摊到四个月的供暖季,即日均需求增量约4200万立方米。
他表示,从今年总的需求增量看,12月全国日均用气量为8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即日均需求增加1.3亿立方米。可见,“煤改气”部分仅占30%左右。
在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的同时,天然气供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介绍,首先,计划中的海外资源纷纷“掉链子”。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至3000万立方米;中亚气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至5000万立方米/日,使新投运的陕京四线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供应短缺,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他推断,如果供应侧不出问题,民用“煤改气”的用量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时,基本的政策应该是“压非保民”,即压低非民用气,保障民用气。
姚强指出,实际上,很多地方未能及时制定严格、详细、能落地的“压非保民”措施,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而是给了工业。有的还出现了一些不正常情况,如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一些燃气公司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赚取差价,从中牟利,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
“综合分析,‘气短’现象应该是暂时的,国家各方面正在努力增加天然气供应,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信民用天然气的供应可以得到保障。”他说。
这会不会影响清洁取暖推进?他表示,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
他分析指出,“煤改气”是指将散烧煤改气,并不是所有的煤都要改用天然气。民用散煤的“煤改气”“煤改电”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其次,民用散煤确实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雾霾,发达国家治霾经验之一就是使用清洁能源。清洁取暖符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实际。从今年环境质量看,“2+26”城市11月PM2.5浓度同比下降37%,改善程度前所未有,“煤改气”“煤改电”的贡献功不可没。
此外,民用散煤无法有效治理,替代是最佳途径,无法替代的也要采用清洁煤。
他建议,对天然气供应和消费的特性要加强分析,加强统筹规划,提前安排好供气,有序推进。在“煤改气”“煤改电”设施没有完工的地方,原有的燃煤取暖设施也不能拆除,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应做好预案,保障群众供暖。
责任编辑:电改观察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