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共享共赢的能源生态圈和产业链
11月10日,由能源互联网实战专家智库主办的2017第三届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以下内容整理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李俊峰老师关于《能源互联网问题的若干思考》的
11月10日,由能源互联网实战专家智库主办的2017第三届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以下内容整理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李俊峰老师关于《能源互联网问题的若干思考》的演讲内容。
能源互联网问题的若干思考
演讲摘要:
我国近年来对能源互联网有不少研究,虽理解有差异,但都反映了能源的绿色、低碳以及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发展趋势。讲话中,李俊峰老师指出了目前能源互联网急需解决的3大问题:清洁化问题、低碳化问题、安全问题,并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阐述,并对解决能源互联网问题的发力点给出了如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横向的多能互补与纵向的“源-网-荷-储-用”优化结合等等指向性的意见。
最后,李俊峰老师提出了拥有互联网思维对大规模的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推动能源系统的改革与进步,建立一个共享共赢的生态圈和产业链。
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2004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
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更多的是在讲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的开放与共享,他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
我国近年来对“能源互联网”也有不少研究,虽然理解有差异,但都反映了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
国家能源局概括地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智慧能源,个人认为不是很准确。因为能源是没有智慧的,互联网也是没有智慧的,科学的理解应该是:能源互联网是把人类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讯手段,作用于传统的能源系统,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为什么要把人类的智慧放在里面呢?因为人类是能源系统的主宰,人类一旦开始主宰就会出现好、坏两种情况。比如垄断,各种制度的安排上并没有遵从能源商品的客观规律。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若干意见里面把能源的改革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2014年能源体制的改革被看作是改革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提出将能源商品化,这些都是在纠正人类主宰能源系统时出现的很多不合理的方面。
能源互联网要解决的问题
和十五至十八大这四次代表大会相比,十九大的报告里面提到能源的次数是最少的,但却提出了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能源互联网要围绕能源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这四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1、解决能源的清洁化问题
清洁化最大的途径就是实现电气化或流体能源。联合国有一个划分能源线的指标,这个指标把能源划分为流体能源和固体能源。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其流体能源的程度就会越高,固体能源的程度就会降低。
当然也会有一些例外。例如澳大利亚,虽然澳大利亚很发达,但是它的能源系统还不够现代化,因为它超过70%的发电都是靠煤炭。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所以大幅度增加石油、天然气的可能性比较有限,现实的选择就是大幅度提高电力在正常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特别是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这一点我们跟其他国家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这意味着我国要大量减少煤炭的消费,增加电力消费。
(1)直燃煤(特别是散烧煤)需大幅度下降
现在我国每年的煤炭消耗中,只有约一半是用于电力,另一半则是直接燃烧,包括散烧煤。这部分是最污染环境的,也是最低效的,所以现在国家在大力倡导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但是气的来源比较受限,而电的来源相对比较广泛,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的能源等。所以如果以电、气、地热或者工业余热等替代,既可以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又能改善环境,同时也给能源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商业机会。
(2)交通耗油(经几年适度增加后)要逐步下降
汽车是能源互联网未来开发的很重要的一个市场。车是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标志之一,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和汽车的拥有量有很大关系。例如美国,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差不多每户拥有两辆车。中国未来也会朝这个方面发展。1987年国务院在对于2020年中国能源的畅想时提到,2020年左右中国应该有6000万辆车,而现在我们汽车的拥有量已经超过了1亿;汽车工业协会也曾预测,到2030年或者2050年中国会有7亿辆车。所以交通方面的能源替代显得非常重要。
交通能源的替代可以是电、氢、生物油气或者太阳能的替代,其中电的替代是最现实也是最靠谱的,生物质能的替代在中国不现实,因为5亿吨左右的粮食可以生产1亿吨左右的汽油,和我国现在的汽油消费量差不多,将来汽油的消费量有可能会达到7亿吨,那也就是说全世界的粮食都换成汽油也不够中国使用,所以电替代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这两个减法使得终端能源中非电比例下降,低碳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上升。预计在终端能源中,电力的占比将从目前的20%上升到2020年的25%以上。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