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豪科技首席技术官CTO廖宇:能源互联网从1.0到2.0的机遇与挑战
2017年11月7日-9日,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SmartEnergyChina简称:SEC)国内唯一的智慧能源全产业链的年度盛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8日下午,在E1馆会议室M15举办论坛:能源大数据论坛
2017年11月7日-9日,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SmartEnergyChina简称:SEC)国内唯一的智慧能源全产业链的年度盛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8日下午,在E1馆会议室M15举办论坛:“能源大数据论坛”,大会由泰豪贵州黔信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洪源先生主持。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廖宇先生发表演讲,主题是能源互联网从1.0到2.0的机遇与挑战。
下面为您带来廖宇的精彩演讲:
廖宇:
非常感谢主办方,包括黔信粱先生的组织,也包括前面讲的大数据的引言。智慧能源四个应用场景,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城镇,这四个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也展开四个不同的场景,但是不是以地域的大小而论,而是以时间发展的脉络,从1.0到2.0,和我们畅想的可能会发现的3.0乃至4.0,我们在时空两个维度有助于我们有更好的理解。
我给大家主要介绍,把我们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我们总电网走出来,跟数据互联了以后来做这样一个能源互联网的展望。这是我的一个背景,刚才刘教授也谈到了陈森,数据中心最大的运营商CEO出身的,谈到他每年有10亿的电费,他本人就是清华电机系毕业的,现在做互联网的数据中心运营。为什么把能源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呢?以前觉得很多是技术的优势,或者时代发展的使然,我觉得现在就是因为有这么多搞电力、电机的人搞互联网以后,心中还不忘当年的初心,把能源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
用互联网做什么呢?就是把原有的电、热、水、气,包括电动车这样的一些物理的器件作为在基础端的,基础设施互联。你为什么要把它连在一起呢?本来这四个网或者五个网已经孤立存在,也有它的收益,天然气公司也很赚钱,水公司也很赚钱,电网公司更赚钱,理论上根本没有连在一起的必要,事实上也是这样。这个故事是从有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有风力、光伏,包括生物质能、地热、热量、温差等,这些特点是边际成本为零,低碳排放,拥有的资源更大,是它的技术属性,商业属性是边际成本为零。因为风随时都有,除了简单的运维成本,每发一度电,并不需要你付出燃料价值。《零边际成本》说的是有一天人类能源的产出都是零边际成本,互联网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原因,你每发一条信息,每买一样东西,每发一封邮件,在互联网干任何一件事不用单独付费,不产生单独的成本。
反过来思想一项,假如有一天光伏这些所有的发电占到100%,每一度电都不要钱,这时候要怎么样重构?这是互联网深刻的改变意义。从0到100的转变是怎么样过程来的呢?德国人出于传统的环保理念和各种的想法,去掉核转成新能源。以前这种理念是不现实的,所以没有人想再造能源互联网,但是这个国家实现了35%。从此人们觉得可以搞了,所以人们现在梦想80%到100%,也是可行的,这是一个非常逻辑的论证。而这个故事也恰恰是,我们把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以零边际成本始发性推动是构成这个体系重要的要素,如果没有这样的要素,我们也不敢做这样的展望。理论上非常好理解,当云南每年有800亿度的气水、新疆有上千亿气光、气风的时候,你就不会在乎把这些转成电、热,反正它成本为零,这种情况下就会孕育而生我们在互联网司空见惯的商业模式,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付钱,背后是用户无限制的增长,和不可预期的转移第三方的增值服务。
互联网1.0里面我们认为的确经过30年的发展,大家并不质疑这样的理论,仅仅有这样的推动还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这个市场真正的商业模式要想繁荣起来,我们也是团队回到国内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我想很认真的说一句,如果只有第一个发端,这个行业依然停留在B端,一个只在B端活的市场没有前途的,你打不开C端的市场,就没有无限的用户量增长。我们现在所谈的一切,假如还是靠给哪个发电企业、能耗企业搞个平台,搞个400万的工程,没有最好的前途,最终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怎么落地呢?落到锁定你数十亿的终端用户。我们这个论坛跟互联网的论坛我比较起来,我们这个论坛也搞得这么大,也花了很多钱,其实是B看B,业内人士看业内人士,展商看展商,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待会要去一个产业园区的大会,我的客户都在那里,但他们不会来参加这样的论坛,因为B端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要求更高。如果互联网生态圈没有能力锁定终端用户的能力就没有前途,好在我找到既在互联网里面待过,又在能源里面待过的人一样,我们有电动车这样的东西。我们现在再看,没有人会怀疑电动车这个行业是接下来十年最值得关注和迅速发展的阶段。
2018年开始,广州所有的公交车要变成电动车,成都、合肥、武汉、重庆都在这么做,如果你做了电公司就会发现,本来广州电公司从一个小户突然变成大户,一开始是大巴固定地点、固定充电频率、固定容量的充电过程,到后面就是不固定容量,不固定地点,不固定费用,不固定车型的个人乘用车的充电,那个时候就是C端,就是真正的大数据所要去绑定并且发挥的,这也是我的一个浅见。在能源互联网1.0的时候,在我们看智慧能源和大数据真正结合的时代,我个人认为没有那些无序,不可控制甚至不可预知、认知的数据,隐形的数据从C端身上绑定我们已有的生态圈,大数据并不是真正的多元化的大数据。能源数据时代1.0正在朝这个方向走,也是城市和跨区范围之内,能源也定了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三个不同的维度,电动车也是国家主推最明显的模式,灵活式的资源,需求式的管理,和其他行业、渔业、农业各种的融合。自从我做了能源互联网以后,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理解的能力更强了,因为我们接触了很多行业用户。前段时间在江西传出网易投了一个养800万的养猪场,搞了很多猪粪,用猪粪发电,这也是很多行业必然之处,也是做这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
大数据项目也是基于绿色能源的点对点,灵活自主交易,在这个模式之下,我个人认为是在能源局当初制订这个规范的时候一个很了不起的创举。这里有两点,一基于绿色能源,苹果准备在贵安新区做一个大的绿色电力中心,我们也是提早构思,和宝碳在贵阳成立了贵州泰豪宝碳公司。以绿色电力为新开发的品种作为商品的公司,我想会越来越多,而且会越来越多的指定性。二什么叫灵活自主的点对点交易呢?用很多电力交易,金融端的语言解释,点对点的自主交易在互联网名称就叫微信红包,微信红包没有出现以前,金融社会里面不允许点对点自主交易,我们在电力里做这件事情难度等同于微信和支付宝当年拿到两块移动支付牌照,这两块牌照锁定了互联网企业独角兽的地位。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有1比1完全相似的对照性,电动车我们今天对它的定义量电不够,长得不漂亮各种,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再重复的特点是凡是你不相信的事情最后一定有人做成了,凡是你怀疑犹豫的价格一定会成倍的增长。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政策的推动,在这点上我很想跟在座的同行说政府永远走在我们前面,国家的顶端政策的制订者永远走在行业的前面,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你跟随这样的商业模式,很容易丧失自由市场本身应有的创新感。我们这个行业虽然有光伏这么多企业,但是依然依赖于补贴和政府规模式的指令,虽然我们有这么多创新,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从哪里拿一块地获得更高的经营权,最后政策推动的作用力会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像互联网一样纯粹的市场竞争,也会看到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技产品。
互联网入口就是售电公司,除了解决产品、解决方案和电力工程以外,它还是最大的营销窗口和平台。售电公司很多人说是皮包公司,皮包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公司,法人专用章、合同、人力资源合同专用章、总经理、财务都在一个包里面,执行效率很高。皮包公司做到极致就是《人民的民意》这个片子拍出来,江苏卫视投资1.1个亿,2.2亿卖给湖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转手转了48亿,你觉得江苏卫视很亏,但是他自己卖的话1.2个亿都卖不到。湖南卫视有各种栏目和大手推送,所以这就是皮包公司的作用,不可预期的放大你原有的价值,只要你做的好一定是个好的皮包公司,反而是更有商业影响力的。从这点来讲,售电公司,中国一共有2万多家,公司有牌照的是1300家。现在开始交易的有300多家,我们都知道广东的电力交通市场,今年在300多家售电公司中激烈的展开大战,现在已经到大的机电公司到售电公司不降价到9分钱都拿不到大的用户概念。10亿度用户电在真正的售电公司眼里不算什么,广东地铁、上海地铁、钢厂还有极强的议价,就连传统大企业在售电市场的表现都是第一步不断的降价,降到忍无可忍。按照成本来计算,降价的空间无非8分到9分之间,但是有人敢降9分、1毛,为了把其他人搞死,死完了以后,剩下死不了的就成为NO.1,所以这种产类的竞争,我以前也觉得特别残忍,而且不利于行业创新,现在看来也是必由之路,如果没有这么多人躺下来,也没有人做后面的产品端和数据端的支撑和服务。
包括在虚拟电场、屋顶、电动车上怎样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商业模式。我们也非常可喜的看到,在我们国家行业内部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在园区新建一个灵活资源的管理中心,基于需求侧把相应的建筑、智能家居、电动车协调管理起来,形成新的带有互动意义的商业模式,是目前我们非常看中的一个模式。上个星期我在纽约蹭了国网在全球联合国总部的大会,碰到了滴滴打车的,马上宣布和国网会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做电动车,同时提出了把信息、交通、能源三网合一的更高维度的战略。在这个层面讲,我们必须承认,国网看起来这么保守僵化的代表,竟然能够主动的并且带有非常欣赏意义的和滴滴打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合作,我个人觉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国网来讲,他愿意这样跟滴滴合作,比滴滴反过来跟国网合作的诚意和难度更大。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机会呢?我上次参加能源互联网论坛的时候,他们做了一个关于上海能源互联网的展望,提了几个阶段、方法,当时我提了建议,我们来分析一下能源互联网在什么情况下做不成,当时大家很多讨论,资金、政策不到位,我说我斗胆说一句,如果国网用非常市场,非常开放、积极的姿态参与这场变革的话,我觉得在座的诸位都做不成了,大家都同意。事实就是如此,如果阿里、腾讯、国网这样的大巨头他们能够自由的飞翔,灵活的跳舞,请问剩下的小蜻蜓还怎么飞、怎么舞?这是这个行业我觉得我们要寻找更多突破、进阶的地方,除了在交易端、创新模式上我们要用更多的方式创新以外,我们在贵州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第一个改革示范,我们个人认为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这个地方我们也是希望能够把配、售,结合了其它汽车和热,整个数网合在一起,验证更多的商业模式。
我们从贵安的角度来看,以后还会有无人驾驶电动车的试验区,有更多的试验区,也受限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国有5千多个园区,十几个国家级新区,有22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2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496个第一批,395个第二批特色小镇,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不同模式的试验品。如何把几个维度的交易端打开,最后形成toBtoC端双端模式,这种也是大家都想做的事情。
这里有很多的难点,1.0阶段已经这样艰难,怎么样在下一阶段构建更有增值服务的区域呢?碳这个东西是一个虚拟,是人为造出来的商业构建平台。待会宝碳的朱董事长也会介绍,我重点想讲的是能源互联网是把物理端用互联网、传感器的方式结合,2.0加上一个碳,在每个维度你都可以看到能耗企业、生产企业,甚至包括个人在碳方面的排放、交易、跟踪、查询、管理,形成更高维度的服务。你走向一个大的能耗企业,它除了有购电加能源的需求,一定会有买碳,经营自己碳资产的需求,你的客户既然是同质的,为什么服务不能归一?我们解决是这样的问题。
3.0是什么呢?也很简单,把物理端和金融端,或者虚拟端做通了以后,这个时候有会带来大量的数据,而这个时候也是我们真正意识到的,本来几个孤立的网,互动性的个体在发生更多的交易合作和交换的情况下,你本身的数据量和数据多元性是有限的,你可以产生分析的结果也是有限的。3.0就是2.0加上整个数据来构建更多的服务,我们讲4.0可能是什么呢?我觉得当你有了这么多数据以后,为什么工业4.0会提出呢?就是一定要有基于AI智能的,真正解决方案级的自动服务,这也是我们将来会看到区块链这些技术应用的空间。我们在这个角度来讲,今天早上刚刚看到一篇文章,阿里的AI稍微发了一点力,以后我们看到所有的海报设计,本来你以为需要在艺术领域人很占优的地方,结果以后的设计师都会下岗了,这个结果我个人非常认同。我去年参加机器人智能会议的时候,德国做了非常清楚的调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会在哪些领域最有可能威胁到人的职位工作呢?很多人认为高强度、高力量,包括下象棋、围棋这种的,其实不是,最有可能威胁人类职位是人类以为最擅长沟通环节,机器人对人是完胜。大部分人脑里面最多不会记超过100个笑话,机器人可以记上十亿个笑话,可以通过微表情迅速判断领导喜欢听什么笑话,马上调一个,可以把自己放的很low很low,很尾随很尾随,人没有机会。机器人还可以无限量的饮酒,有很多的功能,在这个领域是人最没有机会的。这就是能源互联网1.0、2.0、3.0、4.0看上去清晰的路线,至于会不会发生,要看在座的。
最大的难点我们现在的确没有量身定做的人才,我们在考虑是不是设有一个互联网的人才专业。我们互勉一下,第一要有眼光,第二不能太快,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希望作为在行业里还算比较用力的一个公司,不敢说领先,但是泰豪的确是非常用力的公司,借用这个平台跟更多的人合作,推广不管是移动端、智能端、云端的产品,最重要的还是希望用更开放的心态,用更多国际化的资源,跟大家一起来结合。开放这个词我个人觉得是一件蛮难做到的事,我们不断在过去一年多中跟腾讯、宝碳、特来电、滴滴,非行业的公司不断谈合作,过程很艰难,但是支撑我们做下去的就是认定了这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设施。将来还会有很多人和养猪场、鸡场,各种各样从来没有想过的企业合作的时候,你们一定会体验到我说的开放是什么样的心态,需要你内心非常非常强大。最后也希望我们能够借着上海,去年我参加很多论坛在北京,今年我陆续在上海参加论坛了,说明上海对能源互联网讨论的趋势在不断增加,我也希望能够在上海更早的看到更多的智慧园区和智慧能源的出现。谢谢大家!
(发言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