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能源更替看售电市场 能源互联网还有事要做
中电国际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冬容: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主体能源更替的事情,对于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的主体能源,说的人很多;对于煤炭超洁净利用还可以延续很长一段时间,说的人也很多。二者似乎都认可电是核心,但是,终端能源可以直接全部是电吗?我的想法是,还是应该提“电+气”时代比较合理。我们对气的重视在提升,但还远远不够!
电,一开始是奢侈品,只能用来照明。在电大规模普及之前,西方国家因为用gas,也就是煤气(用煤炭制成的气体能源),建设了煤气管网,城市里的千家万户用煤气来照明、取暖、厨房做饭。后来天然气被勘探开采出来,于是有了naturalgas的概念,naturalgas比gas干净得多,烧起来没有烟。
中国没有经过这个阶段,我们现在是几期叠加,既要补课,又要转型,还要革命。
补课,补别人200年前的课程。200年前,他们用煤气,城市的管网已经很发达了,而我们现在城市的用气管道还是不够的。但是我们也同时开始关注更前沿的方向了,我们直接谈能源互联网,这是可以做得到甚至可以弯道超车的。补课、转型、革命,这些事情叠加在一起,战线很长,中国的事情复杂就复杂在这里。
先进派恨不得天天只讲云、只讲能源互联网,但务实派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讲这些云干什么呢。中国就是处在这样一个被撕扯的时代。
我们不像西方国家那么从容,他们在200年前从煤炭、石油到煤气到电,我们呢?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用经过这些过程,直接一步跳到能源互联网呢?我可以很坚定地说,中国肯定、必须要经历气体能源为主体能源的过程,这是不可逾越的。
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不同类型的能源代表的文明程度不同。固体能源所能支撑的技术和经济形态和液体能源没法比,液体能源又拼不过气体能源。当年英国的丘吉尔当海军大臣的时候,他下决心把所有的军舰驱动力从煤换成石油,打赢了两次海战,不同类型能源的更替反映的是一个经济体的科技发展水平。
质疑者认为,从中国的资源禀赋来看,天然气并不丰富,但是日本、韩国的天然气资源也不丰富啊,他们的天然气消费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比超过20%,我们还只是个位数。
能源的更替不是小事情,是倒逼的,不是说我有什么就用什么,而是我必须要进入什么阶段。如果老停留在落后的能源时代,整个民族的经济转型升级就没指望了。
再说气从哪儿来的问题,总书记习近平上任后,他亲自去各个国家跑气,跑下来的结果是,现在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消费量了。大家都知道现在电是过剩的,实际上气也是过剩的一塌糊涂,如果我们把天然气价格机制放开,实现市场化,打破很多历史包袱以及体制约束的话,1块多钱的气早就攻下很多了。
过剩让能源企业很难受,但是对于整个中国经济来说这是个好事情。因为要推动能源民主,首先得是能源过剩,只要是能源短缺就会是能源专制。
主体能源的更替是一个你死我活的过程,天然气也好、新能源也好,要成为主体能源,煤炭相关利益主体肯定会反对,但还有一种反对的力量,来自电,尤其是电网。在现有体制下,电网对气肯定是戒备的,集中体现在对天然气分布式的严防死守,所以2011年的时候四部委想在“十二五”做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项目,最后只做了二三十个。如何消除电网对天然气的对立,甚至让二者愉快地融合起来,是能源制度创新的首要命题。这个我们下次再谈。
在能源互联网的讨论中,对气的关注度是不够的,但我一直在讲,能源互联网一定是以天然气CHP系统为心脏,新能源加储能目前不具备这个能力,特别是没法与重化工业对接。
中国能源行业三期叠加的特征决定了他的复杂性,分布式和大电网的关系以及地位的转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电改9号文发布之后,行业内有一些悲观的声音,但我认为,你不可能指望任何一次改变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这样,美国从1978年以来多个能源与公用事业法案,欧盟也是第一能源法案、第二能源法案、第三能源法案,过几年肯定还有第四能源法案,逐步地解决问题推动进步。
电改9号文带来的最最重要的改变会是什么?园区分布式。我不指望9号文可以解放所有的用户,也不指望它实现网售完全放开,但是它把园区解放出来,功劳一点不亚于5号文。为什么?中国60%的能源和经济都在园区,9号文如果把园区解放了,我们的改革红利就出来了,无论是能源能效、能源主体的更替和碳排放,这些方面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解决了。
今年两会有一个提案,建议集中开展产业园区能源系统整合升级,把园区能源系统从“绿皮火车时代”提高到“高铁时代”,我们的新型能源体系就基本建立了,他的意义甚至超越了能源本身,还可以帮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园区是中国拉动经济的有效办法,截至2014年,我国已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8个,高新区129个,各类省级园区1167个,各类市县级园区数以万计,这些园区的经济贡献度和能源消费总量都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假设未来五年完成30%国家级园区的能源系统改造,可以拉动有效投资2万亿以上,这个投资规模与效益和高铁是相当的。而且这种投资是有效投资,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是当下的迫切需求,我们需要这样的投资。
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资金、人才、技术、信息都趋于集中协同,唯独能源的集中没有实现,这和水、电、油、气、热(冷)的管理条块分割有关,每一条线都是老虎,别人动不得。如果国家能够对园区能源体系规定能效、排放水平的刚性标准,达不到就摘牌,将可推动园区能源体系更快迈进“高铁时代”。
9号文为园区能源体系更新升级打下了制度基础。改革首先要促进新兴主体大量涌现,主体涌现之后,他们自然会想办法拓展业务,去交易。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一开始就是允许农村妇女卖鸡蛋,放开了农贸市场,慢慢的交易品种越来越多,交易主体越来越多,交易平台越来越大。
9号文放开了售电侧,去年到现在出现了大量的售电公司,这是件好事,但他们需要意识到售电公司绝不仅仅是买电、卖电,他需要懂能源的综合服务,很多新成立的售电公司是不具备这些能力的。
园区的能源体系更新升级是一个大蛋糕,谁来撬动这个市场,目前看来,很有可能是部分有实力的售电公司,他们有动力去教育园区的开发商、地方政府,告诉他们如何建设经济性更好、运转更高效、环境更友好的能源体系。
在市场开拓的初期,有重资产的售电公司更占优势,发售电一体,发配售结合,到热电冷水气整合,将是必然的趋势,这并不是简单地将大垄断变成小垄断,更不是走回头路,这将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标准形态,就是“大市场下的小垄断”。所以开拓市场时,拥有发电资源或者配网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赢得客户。一段时间内,央企成立的售电公司会更占优势,他们和园区管委会、地方政府打交道,更具有说服力。
未来随着能源体系更新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尾声,大量的售电人才或者说能源管理服务人才也在市场中得到了锻炼,后期可能会涌现出一批以电力大数据为核心资产、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售电公司。
责任编辑:沧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