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能源高质量发展呼唤“队友思维”
近年来,能源“江湖”可谓风起云涌。前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供应的主力军,承担绿色使命,积极转型发展;后有风能、太阳能、水电、核电、氢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后起之秀,乘技术创新东风,不断拓宽成长空间。能源发展百花齐放、方兴未艾,既有百舸争流之态,又有融合发展之势。
能源品种不断丰富,消费格局更加多元。在顺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之下,如何在保住已有能源品种存量市场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扩大增量市场,成为各方能源供应企业深度思考的话题。两会上,能源领域的相关代表委员也纷纷发声,为各种能源品种“代言”,力求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传统能源企业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考量,纷纷建言从源头保障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去冬今春天然气供应出现阶段性紧张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宜林建议国家对页岩气、致密气等开发成本较高的非常规天然气给予一定的税费扶植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开发力度,增加产量,从根本上保证天然气资源供应。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陶光辉建议,出台扶持难动用油气储量开发政策,提高难动用储量动用程度,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持续保障。
在新时代“绿色路标”的指引下,传统化石能源企业也在纷纷寻找充满“绿动力”的转型发展之路。国内三大油品供应企业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在“2+26”城市率先推出全世界标准最严的国VI油品,促进空气质量改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总经理凌文介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技术,可以使主要排放指标达到天然气锅炉的排放标准。民用洁净型灶具配合型煤使用,也可以实现散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新能源凭借着绿色清洁的先天优势,更是积极争取市场话语权。
“地热方面,在国际上我们已经有一席之地,既有规模又有技术。在青海的共和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们与青海省和国家地质调查局正在联手做一些积极的讨论与攻关。另外,生物质能方面,我们也在做一些重大攻关和研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介绍。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东方 电气等数十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全国政协委员、东方 电气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在两会期间积极呼吁,建议国家从制订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及实施路线图、建立健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专业标准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加速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增长速度全球领先,但配套电网建设落后、政策执行过程矛盾突出以及核心技术尚待突破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新能源的有效并网和消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建言,构建新能源有效并网的智能电网法规体系,建立统一完备的标准体系和全国电力市场的消纳机制、配额制度,并推进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监管,为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打开更宽的通道。
齐头并进,各领风骚。“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和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之间的博弈是全球政治经济变革的关键因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国网青海电力董事长全生明说。而从整个能源系统和更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博弈更大意义上应该是非零和博弈。
能源产品产、运、销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以及有些能源产品原料的一致性,决定了各类能源产品不可能单打独斗地争夺市场地盘,而是在竞争中为彼此提供发展机遇,形成更经济、更优化的发展方案。两会上,除了为各种能源产品拓宽发展空间争取政策支持外,变“对手”为“队友”,促进各能源产品之间的协同发展、共赢共享,也成了很多能源界代表委员的共识。
作为氢能联盟成立的牵头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着煤炭资源的优势依托。“煤炭就是氢的良好来源,氢产业的发展将给煤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凌文告诉记者。
除了制氢,煤制甲醇也成了煤炭发展的另一条出路。甲醇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加入汽油掺烧,排出的气体清洁无害,有利于环境改善。全国人大代表、中平能化董事长陈建生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全面推广甲醇汽油,并将其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终端用能电气化的趋势,特别是电动汽车带来油品消费市场的变化,传统油品供应企业也在积极挖掘潜在的效益增长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比如高密度、高效的电池,我们在电池的膜材料和电解液等方面有一定基础,这些方面我们想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在汽车材料新型化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比如碳纤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还加大产业化转移力度,与相关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另外轮胎、橡胶也是我们的优势。这些方面都大有可为。”马永生说,“我们也在考虑在加油站推广充电桩。”
各种能源同向而行,竞争不可避免,但使命不同,定位不一,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最终结果并非零和博弈。相信在商业模式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引领之下,合力拓宽并行的发展空间,在竞争中融合发展,在挑战中挖掘机遇,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结构将不断优化、动能将不断增强、质量将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沧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