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能源互联网建设 内蒙古以“绿”为底擘画能源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新常态下,内蒙古要以总书记指示精神为引领,守护好绿水青山,突破资源型经济的桎梏,将资源优势厚植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仅要大力培育绿色产业、鼓励新兴产业,还要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优化存量、引导增量来提升整体质量
要立足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旧动能转化为新动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不仅要给予政策性优惠,更要全方位做好产业配套服务,打造创新创业热土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内蒙古,绿色就是内蒙古的底色。这里草原、森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一,辽阔壮美,资源富饶。内蒙古作为全国能源生产输出大省,资源型产业一度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内蒙古以往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维持的高增长受到冲击,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存在着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等发展质量不高、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出了药方。新常态下,内蒙古要以总书记指示精神为引领,守护好绿水青山,突破资源型经济的桎梏,将资源优势厚植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而绿色经济体系的核心是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仅要大力培育绿色产业、鼓励新兴产业,还要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优化存量、引导增量来提升整体质量。
传统产业绿色化。当前,内蒙古经济主要依托传统产业,煤炭、煤化工和煤电等重化工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高达87.2%,占GDP的三分之一。很大程度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是内蒙古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推动能源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目前,内蒙古煤炭转化率不足40%,全区主要工业品中,电解铝延伸加工比例仅50%,稀土原材料深加工比例不足30%,能源产业总体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要尽可能延长能源产业链,提高资源的深度加工程度,提升附加值。突破“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等直接输出一次能源的老路,将转化过程留在区内,对外输出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并依靠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终端产品精细化、高端化、差异化的新局面。重点抓住国家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石油替代战略的政策机遇,尽快做大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加快形成超千万吨级的煤化工产业集群。
推动煤电产业清洁绿色发展。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煤电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的69%,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的84%,结构仍以煤电为主。因此,推动煤电行业向清洁绿色转型,不仅是当前煤炭最清洁最高效的利用方式,更是能源安全高效低碳利用的基础。一是要缓解煤电矛盾,使煤炭与煤电发展相协调。深入推进煤电联动机制,合理缩短联动周期,疏导煤电成本,解决当前煤电企业生存困境。同时进一步推动发电侧、输电侧和用户侧全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二是优化现有煤电产业结构,腾笼换鸟。关停30万千瓦以下不达标机组,退出的容量和腾出的负荷,鼓励置换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清洁火电机组。三是建设健康清洁的燃煤电厂。加快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步伐,加强CCS与CCUS技术方面的探索和应用,通过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清洁快速地获取煤炭产业链高端转化的市场价值。四是深入推进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战略,积极推进特高压等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积极推动我区能源外送由煤炭外送为主向煤电外送为主转变。
推进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内蒙古天然气资源量达15.1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4。从清洁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把天然气培育成为主体能源之一,是建设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的必要条件。2017年,我国天然气市场重回年均增长两位数的快速发展轨道,未来一段时期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区应把握机遇,深化油气体制改革,逐步收回油气资源,在自治区层面进行规划。成立区级天然气配售公司,推动构建覆盖全区旗县区以上全部行政区划的燃气传输、销售网络,同时推进跨省油气管网、LNG接收站等项目的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用气需求。
绿色产业规模化。内蒙古太阳能辐射总量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居全国第二;全区风能储量10.1亿千瓦,居全国之首;紧邻京津冀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能源外送便捷。要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绿色崛起,推动绿色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稳步调整电源结构。要逐渐缩小煤电比重,加大新能源发电比重。争取将新能源并网装机比重由目前的30%,2020年发展至35-50%,实现电源结构由火电为主向火电为新能源发电调峰转变。
打造新能源大基地。把新能源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打造一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降低新能源投资成本,集中利用外送通道输出优质清洁能源。同时,加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充分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示范。
加快储能产业发展。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和交易,实现多能互补和能源综合利用。按同等调节效果折算,电储能单位投资成本比抽水蓄能低30%,但在我国,电储能目前正处于需求呼唤产品阶段。我区应先试先行,紧盯国际国内储能技术革新,引进大容量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制定可行的储能调峰电价,明确商业模式,鼓励吸引社会投资。制定储能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储能项目的发展。
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从研发到主机生产、组装、服务一条龙的高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支持发电企业与风电设备企业合作,提高风电设备企业产能利用率;扩大太阳能电池组件、多晶硅、单晶硅产能规模,优先建设电子级晶硅生产项目,建成我国重要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
新兴产业现代化。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要把加快发展技术知识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作为推动能源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重点打造中国北方最大数据中心,建设国家唯一的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一是加强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能源生产消费智能化体系。积极推进智能电站、矿山、油气田建设,支持开展智能家居、智能小区、智能工厂、智能城市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与智能电网、储能设施、分布式等城市能源体系融合发展。二是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建立供需互动,有序配置、节约高效的平衡用能方式。配合智能风、光电站,建设智慧运行大数据平台,实现新能源的智能化生产,加强电力、天然气需求侧智能化用能监测。建设智能化用能调控体系,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快速响应与精确控制。着力推进风力、光伏、煤层气、页岩气等各类新能源数据整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内蒙古能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立足于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完全推倒重来不现实。要立足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旧动能转化为新动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紧密对接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在内蒙古规划布局重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前瞻布局,在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稀土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继续开展科技攻关。依托骨干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优化产业资金引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重点投向早中期、初创期的创新型企业,加大基金投资绿色新兴产业的倾斜力度。综合运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前审核事后补助等方式,建立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或到“新三板”挂牌交易。
加强高端人才集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下大力气引进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为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我区在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研攻关、战略规划设计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构建绿色“软环境”体系
大力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内蒙古不仅要给予政策性优惠,更要从构建最优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营造更优的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一流的宜居宜业环境、营造更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构建综合成本最低经营环境等入手,全方位做好产业配套服务,打造创新创业热土。
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当前,内蒙古开放型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据了解,2018年1至6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2.25亿美元,占比不足全国的2%。对俄、蒙进出口贸易分别仅占全国的4%和50%左右,沿边区位优势发挥不足。要结合“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区能源资源合作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和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推动自贸区建设。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承接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带,发挥外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孵化打造“独角兽”企业。“独角兽”公司一般指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的公司的称谓。“独角兽”企业是地方文化引领、创新引领、产业品牌塑造、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新动能形成的重要方面。内蒙古国有企业占比较大,要利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和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有利契机,推动国企改革取得政策突破。借鉴云南、山东、山西、浙江等地经验,系统整合全区要素、政策资源,打造综合性现代能源支柱企业,使其成为自治区能源产业、能源政策、能源改革和能源发展的领航者,着力提升我区在能源领域的话语权和掌控力。
综上,只有以“绿”为底色,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变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能源经济建设新格局,“绿水青山”才能转化为“金山银山”,内蒙古能源经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仁德财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