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下岗潮来袭,未来干哪些行业才不会丢饭碗??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未来有发展的职业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一些基础性工作在未来会逐渐消失。
比如打字员,快递员,农民,司机,餐厅服务员等等。
类似可以被人工智能涉及到的职业都有被代替的可能性,换言之,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有失业的可能性。
其次,人工智能的主要参与职业未来会大有可为。
所有对互联网工程师有兴趣的人可以多增加自己这方面的技能,编码工程师更不用多说了,一直都是抢手的人才。
除此之外,从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中还能认识到,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机器人,虽然机器人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机器人虽然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很多的事务,但是相比人类,机器人作为机器是没有感情的,涉及到感情创作的工作在未来也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比如文创工作者,导演,作家,画家等等可以通过作品传情,表达意境的职业都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从现实角度来看,高级护工类人才未来不可或缺。
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日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可能会日渐突出,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专业的看护以及情感的陪伴,未来高级护工类的从业者一定会越来越吃香。
结合时代大背景,努力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别被时代淘汰。
最近我出差多地,无论是北京这种大城市,还是郑州这种省会城市,还是天津大港这种小城市,我看见大量的商业体,无论世贸天阶、朝外SOHO这种地标里的商业,还是郑州路边的餐饮,抑或是天津大港的步行街,要么门可罗雀,要么关门大吉。
虽然不想承认,但现实非常残酷:我们期望的消费升级没有到来,但是工农的消费降级却到来了。
以中国现在的生产能力,大家丰衣足食是没问题的,但是随着中美关税战开打,基础的生活物资、原材料都会涨价;中国的外汇储备会进一步减少,用以发行货币的抵押品和外汇减少后,市场上的「热钱」在不断减少,人民币的购买力会进一步下降:
所以各种私募都募不到钱;
所以各种P2P平台都纷纷爆雷;
所以上海华信这种几千亿资产的公司,却连十几亿到期债券都没钱兑付;大量企业都无法如期兑付债券;
所以央妈和财爸才会为了金融政策大打嘴仗;
这也就意味着实体商业和服务业将会遭遇凛冬。
包括哪些呢?所有非工农阶层生活必需品的、所有不被小资产阶级欣赏的高逼格商品,以及相关的商品生产商、销售商,以及相关行业,都会遭遇寒冬。
1、中小型城市的美容院、健身房。这些重资产、租金高、靠忽悠客户办卡过活的公司,当消费降级发生时,这些公司将步履维艰。
2、大城市里不景气的商业综合体。就像世贸天阶3层、4层的那些健身、体验、美容之类的店面,员工比客户还多的那种,风险极高。比如世贸天阶4楼,人少到有居民在里面打羽毛球,你说生意好不好?
那么什么行业能逆风发展?工农阶层生活必需品、小资产阶级欣赏的网红品、富豪阶级的奢侈品,以及相关的生产和销售企业。0年代是产业工人下岗,现在是第三产业人员开始下岗。马云的电商带来的很多实体店的衰退成为不争事实,无人超市带来了众多服务员的离职,京东的无人送货车使得几百万快递员前途未仆,如此等等,技术的进步导致越来越多的没有技能的人员就业成为难题,好在这些大企业还是很有社会责任,开始建立实体店,新上线下的020模式结合,可以承接更多的就业人口。
其实大家也不要着急,从历史看,农业进化到工业再到信息时代,人类的发展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总有事做、总有饭吃。相反,时代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人的素质的进步和技能的提高,只是近几年的发展过于快速,使得人们焦虑倍增。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现在真正地进入了知识时代,任何工作都赋予了专业的内涵,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就知道未来发展的方向。首先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单单限于专业技术,营销管理等新技术也需要更新。
未来行业,首选的是教育行业,培养人们的学习技能,增强竞争力,有一技之长成为当下就业的一个重要技能;其次,学习互联网营运模式,传统的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管理复杂,成功难度大,所以要考虑互联网的市场化效率提升;再其次,从事服务业各类工作,简单到网约车、服务帮忙等,总归有出路的。
责任编辑:仁德财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