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共享共赢的能源生态圈和产业链

2017-11-17 15:32:11 来源:能源生态圈   点击量: 评论 (0)
11月10日,由能源互联网实战专家智库主办的2017第三届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以下内容整理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李俊峰老师关于《能源互联网问题的若干思考》的

微网技术
 
 
微网是一个社区、单位或村镇可独立运行的能源网络,它将分布式发电、售电、储电、输电、用电相融合,进行协调规划、控制与管理,同时它又可与公共智能电网连接、互动,构成新型的能源网络。
 
还有分布式能源、光伏系统、户用系统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量3500万千瓦时,其中1700万是分布式能源。在江浙沪一带户用系统风起云涌。如果将这些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会对能源互联网产生很好的市场需求。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
 
1、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
 
集中式:智能电网(自上而下)是电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结合,是能源互联网的主干和资源配置中心。
 
我国随便一个城市的人口都百八十万,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有好几个,五六百万的城市上百个;并且我们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大都市,如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这些都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所以集中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面。
 
分布式:是产能和用能新的发展趋势,由分布式的、分散的、众多的低碳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网络构成。
 
 
它们可构成独立运行的微网,成为一个社区、单位或村镇的能源网络;也可自下而上地与集中式的智能电网连接互动,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高效管理,构成新型的能源网络,使低碳化、智能化落地。
 
2、横向的多能互补与纵向的“源-网-荷-储-用”优化结合
 
横向:把可再生能源、核能、火电、天然气连网起来相互补充,甚至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将电网和供热(冷)网、水网、气象网连起来。
 
纵向:把能源供给侧与负荷侧及储能统一连起来,提供多样化的电能服务,提高综合效率。
 
例如天然气、三联供、地热、太阳能管道和可再生能源的配合,对能源互联网比较有益。火电是煤炭最大的一个应用,我国今天的装机超过了10.3亿千瓦,发电量约4.5万亿,占到整个发电量的70%。下一步我国将采用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这样就实现了能源的补给,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这些方面的结合将是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储能技术是最早介入能源互联网并发挥它有效作用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和储能、电动汽车结合起来,会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另一次技术革命。储能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创新领域,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可能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方向。它可以解决能源的弃光弃风的问题,也可以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个人认为,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电动汽车、现代化电网是颠覆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的四大支柱,所以能源互联网是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的最有效的技术。
 
结论
 
1、如果说Internet是一个信息互联的网络,则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利用Internet为重塑能源服务的一个物理网络。它把人类的智慧作用于传统的能源系统和能源装备,使之更加高效,更加符合人类的愿望。众多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程序、大数据技术等,将能源生产端、传输端、消费端的数以亿计的设备、机器、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能源互联网的物联基础。因为每一个物品都有能源的消耗和生产过程,把这些过程连接起来就成为能源互联网。
 
2、发展能源互联网是能源转型的特征之一。它使传统的能源业升级为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既是能源产业,又是能源服务业。
 
3、发展能源互联网的目的,在于建设高效、安全、低碳、共享、可持续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4、能源互联网需要互联网的思维才会有大规模的发展:它包括
 
(1)为客户创造价值,承担社会责任。能源互联网必须做到为客户创造价值,价值低的东西要增值,没有价值的东西要变得有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就是把客户服务好,容不得半点瑕疵。
 
(2)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推动能源系统的革命与进步,这是最关键的。互联网最大的建设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建立互联,马云的支付宝、马化腾的微信都是本着为人类提供方便的原则,虽然触犯了某些人群的利益,但是普通人接受了,政府就不得不去认可,所以能源互联网一定是推动能源的变革。
 
(3)建立一个共享共赢的生态圈和产业链。这里涉及到上下游的问题,让大家都赚钱才是最关键的,只要有市场需求,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标题:【EIS2017】李俊峰: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共享共赢的能源生态圈和产业链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能源互联网 智慧能源 清洁能源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