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能源服务转型难点解析:认知之惑

2019-04-03 10:21:39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相比传统互联网创业,综合能源服务转型或创业是一个高门槛业务,行业知识、IT技术与商业意识缺一不可,人才难得;它同时也是一个高投入业务
在价值链方面,综合能源服务涉及源、网、荷、储多个环节,由于这些环节往往分布在多个企业或实体上,目前既缺少机制,也缺少信息来实现跨环节的有效互动,所以目前大多也只能单环节的提升。比如源侧的提效、网侧的降损、荷侧的节能、储侧的优化,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从规划设计角度,由于信息不准确,一是用能者本能就希望高估自己的用能需求,从而确保能源可靠性,因为保证生产连续性是最重要的;二是设计单位按照现在的设计原则,也会设置一定的容量裕度,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导致源侧、网侧乃至荷侧大马拉小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浪费严重。从生产运行角度,由于对负荷需求不能准确掌握,或者由于源、网、荷无法贯通,所以源端的能源供应与生产往往也存在比较多的浪费。
 
在运行域方面,综合能源服务涉及用户(单一设备、能源子系统、能源综合系统)、站所(园区)、县市等多个层面的分层管理优化。但这种优化不会是最优的,因为没有实现上下层系统的联合优化,联合优化的最高水平是以能源现货价格为指引,实现上下游系统运行的整体最优。在不满足这一条件的时候,梯级优化是可能的替代方式,即上级能源系统(运行域)先实现优化运行,然后下级能源运行域以上级运行域的输入为边界,实现本级系统的优化运行。
 
2.信息网络层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能源物联网是OT+IT+ICT的组合,也就是利用ICT技术实现基于互联网IT框架的OT集成整合,所以需要先理解能源物联网的整体架构,再理解分层理解边缘层物联架构与云端平台架构,然后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形成针对信息网络层的完整认知。
 
以电力为代表的能源自动化系统历史实际很长,形成了主站/厂站/采集控制终端的分层架构,并且区分生产、营销等不同业务领域,形成了各领域自成一体的通信方式与协议,所以OT对于能源领域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新鲜的事情。但是有很多技术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一现实,而是在重新发明这样一套物联系统,激进一点的还想用一套产品(如物联盒子)一统江湖,这无疑既大大低估了这一工作的难度,又不一定有这个必要。
 
然而仅仅是停留在多套非标的自动化系统并存、互联互通代价巨大这样一个阶段,明显也是不符合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优化的趋势与要求。为了高效地管理多样化海量能源资产,实现全系统的能量优化,需要按照IT架构(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分析层)实现各类非标OT系统统一接入平台,实现未接入重要设备的统一接入平台。当然这种统一接入会催生一套全新的能源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立囊括各类数据的CIM模型,实现海量数据有效管理与处理,支撑快速敏捷的物联网应用开发与应用。
 
而统一接入(或者说万物互联)工作反过来又要求对传统OT环节进行规范与标准,例如确定普适性的数据通信协议,将376.1、103/104进行统一。例如规范各领域的采集需求,打造更加集成化的采集终端实现数据的低成本采集。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变化是需要根据ICT技术的性能指标与业务工作的实际要求,在边缘侧与远方(云端)产品上实现合理的功能划分,一些实时性、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最好还是部署在边缘侧,而实时性要求低一些的应用,策略制定类需要依赖大量数据的应用,则考虑放在云端。
 
在理解了能源物联网完整架构之后,就可以知道例如云、大、物、移、智等关键技术所在的位置(云既是I层基础设施,也是平台的架构形式;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是P层服务;物联即是对传统OT的升级;移则是P、S与A层应用服务和人的连接手段;智可以部署在边缘侧实现自动化,也可以部署在云端形成智能化),从而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有重点地进行研究攻关。
 
3.专业服务层面,只知散点、不见体系
 
前两层由于有一些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往往很多人还不是很陌生,熟悉的人还能说一个大差不差。但专业服务则完全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散点式的描述比比皆是,比如节能服务、需求侧服务、金融服务、综合能源利用、售电、数据服务、运维等等。然而这些描述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上说问题,所以经常也就把问题越说越乱,最后说不清问题就用综合能源服务兜着,这种局面无疑会影响企业综合能源服务的战略决策与实施推进。
 
综合能源服务面向的是用能企业,所以描述的第一个层面应当是用户的价值需求,因为一切的综合能源服务都需要落地价值创造上。那么用户的能源服务价值点有哪些呢?概括起来无外乎8大类:1)可靠——确保能源供应连续不断;2)安全——确保能源运行稳定无故障;3)经济——确保能源运行损耗少、成本低;4)高效——确保能源管理人效、物效高;5)节能——单位产品能耗低;6)环保——单位产品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低;7)优质——能源与服务质量高;8)省心——企业自己管理复杂度降低。开展综合能源服务首先要思考到底帮企业解决的是哪一类问题,讲能源专业企业可能就听不懂。
 
价值创造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能源服务项目上,那么从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角度,他们能提高的服务项目有哪些呢?遵照能源领域的传统划分,概括起来也是8大类:1)新建工程;2)增产扩容;3)购售交易——包含售电、需求响应等等;4)调度运行——主要指面向微网、分布式能源与用能系统的经济运行;5)运维检修——监控、巡检、抢修、维护、试验等;6)运营管理——计量、结算、代收代缴等;7)质量治理;8)升级改造——安全、节能、降本等多种角度的技术升级和工程改造。至于说这些服务针对的能源环节与类型则集中体现在能源系统层面,那又是另外一个维度(即能源维度,而不是服务维度)。
 
但是以上服务是站在最终交付给用户角度说的直接能源服务,服务商在提供上述服务项目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多种支撑要素的集成整合,我们可以定义其为衍生服务。具体来说,包括1)金融信贷——例如融资租赁、EMC、保险等;2)设计监理;3)建设施工;4)信息服务——包含IT与数据信息服务;5)设备供应;6)项目评价。它们是8类能源服务的组成细项。
 
4.商业运营层面,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综合能源服务需要许多企业来提供,纵观市场各类企业,它们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是生产制造各种标准化产品的厂商(产品厂商),包括能源一次设备、表计等二次设备、标准化软件和自动化系统、信息技术产品等等,它们以大规模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为主要目的,往往是一次性买断,交易金额往往比较大。
 
其二是提供要求明确的专业化服务的服务商(服务厂商),包括设备托管、负荷托管、电费代收代缴及分项计量服务、售电等能源服务,IaaS、PaaS、SaaS和AaaS等信息服务以及各类金融、信息和通信服务厂商,它们与用户的业务往来是持续性的,单次服务的消费通常比较低。
 
其三是定制化项目的实施厂商(项目厂商),区别于第一、第二,它们往往难以直接进行推广复制,每个新的项目都需要走一遍从需求到实现的过程,需要做很多定制化的工作。存在四类主要的商业模式,对应四种不同的逻辑。
 
以上三类厂商都是直接关注于为用户或其他厂商的能源服务,可以认为它们是通常意义上的各类综合能源服务商。然而,这些厂商所做的都是自身业务覆盖范围内的具体服务工作,由于综合能源服务覆盖专业领域的广泛性,即使像国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这样强的企业也只定了400亿的销售收入,即使像西门子、ABB这样的老牌企业销售收入也难望互联网新贵项背。这意味着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创新突破可能需要寻求新的模式,比如说淘宝模式。淘宝并不直接卖货,只是给买卖双方提供了平台;新模式未必是要自己提供综合能源服务,而是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方与需求方提供平台,让供需的互动能够更有效,从而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的项目开源、环节降本与实施提效。我们定义这样的模式为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也就国网三型两网战略中所谓的平台型企业,可以大胆的预测,未来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才是制胜的关键,是必将冉冉升起的产业互联网新星与巨头。
 
能源是基础、信息是手段、服务是核心、生态是驱动,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服务的大发展有赖于以上四者的有效集成、整体协同。没有服务,那么信息技术将无从发展与突破;没有技术降本,服务以难以规模开展;而如果没有合适的商业生态,创新与发展将缺少动力,从而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如果不能系统地整合这些因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务、新业态只会是一句空话,此时所有的创业、转型企业也就难以独善其身。有识之士应当胸怀全局、面向行业,为创造综合能源服务新生态而努力,而不只是关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时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句不太合适,但很应景的著名话语: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综合能源服务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