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构建经济安全“免疫系统”
正确的认识、统一的体制、合理的机制化解了金审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矛盾,创造了审计信息化成功的实践。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对审计署进行深入调研之后,对金审工程做出了高度评价,并认
“正确的认识、统一的体制、合理的机制化解了金审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矛盾,创造了审计信息化成功的实践。”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对审计署进行深入调研之后,对金审工程做出了高度评价,并认为深入挖掘、总结和推广相关经验,有助于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健康高效发展。
自1999年筹备以来,金审工程已经成为国家电子政务专项规划确定的重要业务系统。经过近10年的规划建设,审计工作走出了当初面临的“打不开电子帐、进不了电子门”的困惑,审计信息化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有效促进了“五大转变”,即实现了审计工作从提高审计效率到提升审计效能的转变、从单一部门审计到跨部门跨行业关联审计的转变、从传统审计方式到现代审计方式的转变、从关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到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审计的转变、从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到督促规范管理的转变。
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周德铭表示,金审工程总体已形成“五层两翼”的体系架构,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套平台(SOA架构平台)、两个中心(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三大系统(AO、OA和联网审计系统)的总体框架。
准确认识,“开账进门”解风险
金审工程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在应用的深度、广度上取得佳绩,首要关键是实现了认识上的准确把握,这与审计署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99年,在审计工作面临“打不开电子帐、进不了电子门”的局面时,李金华审计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向全国审计人员发出了审计人员、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将“失去审计资格”的风险警示。在2009年底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也是一语中的:“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
基于这样的危机感,金审工程从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定位:电子政务,重在政务,而金审工程必须重在审计。要化解“失去审计资格”的风险,第一步就是要有可用的软件,建设现场审计系统就成为了首个难关。
“当时我们面临的是会计软件几百种,拿数据难!审计软件有几十种,用软件难!”周德铭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审计署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解决拿数据难的问题,一路集成整合审计软件。第一路主要解决数据采访方法的问题,审计署探索出了三种方式:一是针对各类会计核算软件的备份数据,建立相应的备份数据采集模板近200种;二是针对没有数据备份的会计软件,设计了数据库采集方法;三是建立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使用采集模板中的费时费力问题。
第二路则立足于集成整合审计软件。为了解决审一类单位就要使用一种审计软件的状况,2002年金审工程启动之时,审计署就对二十多种审计软件进行了逐个调集分析,最终规划了基于“平台+工具+方法”思路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这一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了满足现场审计项目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报告汇总等功能的审计软件。“这就像厨师有了加工面板、刀叉勺工具,再有加工的菜谱,就是用一套设计加工不同的美味佳肴。”周德铭表示,2004年起,AO系统向全国审计机关推广应用,到2009年底,已发放10万多套,不仅在全国8万审计人员中使用,许多部委、内审机构等也向审计署申请了应用。
坚持原则,“内容丰富”提管理
金审工程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坚持了提升能力、需求引导、重在实效的建设原则。杨学山副部长在调研中也指出,金审工程能够从需求出发,又注重应用效果,“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外延都十分的丰富”。
“坚持提升审计监督能力是金审工程系统定位的重要原则,不能离开这一目标,金审工程重在政务。”周德铭表示,AO系统仅是解决了现场审计实务的需要,而要进一步提升审计管理的水平,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金审工程在启动以后,统一规划建设了审计管理系统(OA)。这一系统被定位于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决策支持为一体的系统架构,还要集同一平台、SOA架构、核心业务管理统一规划、个性化功能注册登记为一体,它独特的“圣诞树”式的设计理念,使得各地审计机关可以将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功能,通过平台注册挂接到OA系统中,极大满足了实际需求。
更重要的是,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审计署摸索出了OA系统的“1拖N”版,即以一种集中化管理的方式,实现对基础审计管理应用的推广。截止2009年底,中央和省级、235个地市带着1600多个区县完成了该系统的部署,效果显著。
为了进一步提升审计管理水平,金审工程还在建设联网审计系统方面实现了突破。目前,政府预算执行、海关、税收、金融、社保、大型国企和基本建设项目等维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运行着40万亿的国有资产,必须采用在线实施监督的方式,来保障经济运行的健康。周德铭表示,自2003年起,联网审计系统在中央30个一级预算部门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初步效果,目前已经在黑龙江、青岛等十多个省进行试点,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深度利用,“免疫功能”保运行
随着金审工程一期成果的推广应用,逐步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二期工程的重心也逐步转移到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审计数据的深度分析利用,并逐步实现中央地方的业务协同。在这样的需求下,建设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就成为了二期工程的重点。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审计信息化能力,金审工程还将要着力在四级互联网系统、安全系统、服务系统、标准规范、人员培训等方面实现整体配套。
在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主任王智玉看来,金审工程实现了集中式管理,“服务器全部在国家审计数据中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服务器,这造就了金审工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2009年5月,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机房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于今年2月通过了项目验收,在此基础上构架的具有完全满足多种复杂业务处理功能的数据仓库系统,形成统一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系统,并有着统一的审计数据标准体系。比如自2009年起,审计署已经初步尝试了由过去只能对单一商业银行预算部门进行审计,发展到对四大商业银行的关联审计,目前正在探索财政审计、银行审计和企业审计中资金链信息的关联审计。据悉,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将为中央审计机关、地方审计系统提供存储中心、处理中心、分析中心、网络中心、交换中心、安全中心、监管中心、服务中心等8大功能。
“金审工程为初步实现从关注财政财务收支到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审计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周德铭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密切关注着我国财政安全、金融安全、民生资金安全等方面,相关报告获得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将积极开展联网审计、跟踪审计,做到及时采集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及时督促整改,真正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