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寅:阿里的斑马系统只是一个外挂
9月26日,由凤凰网和寰球汽车集团共同主办,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指导下,凤凰网汽车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品牌发展论坛”在上海盛大开幕。
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 沈海寅
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网联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随着合资股比放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中国汽车工业不仅面临市场化的竞争变化,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冲击下,还面临更多新供应商的加入。
智能网联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热门,但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将会给汽车带来怎样的变革。在论坛上,有互联网背景的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海寅对汽车智能化做了不一样的解读。
智能化将带来下一波换车潮
汽车从原来的耐消品,逐渐往两极分化,一个还是有耐消品本身的属性,另外一方面也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快消品,因为二手车这种市场越来越发达。我们手机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讲,换一辆车的时间在不断缩短。对于汽车,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消费品属性的时候,作为工具来讲的属性是在逐渐进行降级。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它面子的属性变得越来越低了,我只要它好用。我周边很多朋友已经越来越多地去买国产品牌车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刚刚也讲到新技术本身会带来消费本身的升级。就像以前我们在功能机时代,其实我们在功能机时代,智能机取代功能机之前,功能机大家已经发现你换机的概率越来越小了。后来一波浪潮一来之后,我们就发现新的物种取代旧的物种,带来了一波新的消费浪潮。
汽车时代未来可以促进大家去更换汽车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我们觉得当然新能源是一个方面。有国家鼓励也好,还有新能源技术不断降低的成本,同时新能源汽车给用户带来好处的增加,此外,我认为智能化是带来下一波汽车最大的一波换车潮的一个核心的点。
智能化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它是联网的汽车,同时它又是一个可以用软件定义的汽车,这点跟我们过去看到智能手机的发展是非常类似的形态。另外,智能驾驶也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体验,我相信即使是汽车行业的老兵,我认为每天开车不一定都是一件你乐意去做的一件事情。可能80%的时间你开车觉得这就是一个工作,或者说是一件苦差事,如果减少你在开车过程当中的疲惫,通过智能去改变,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智能化是一个主战场,但是在智能化是主战场的过程当中,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比起来,国内品牌占的优势并不大。
我觉得我们自主品牌应该要有自信,因为我们是在一个新的主战场跟国际品牌展开竞争,而且在这个里面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软件升级才是汽车真正的智能化
我们今天讲智能新能源汽车里面正好两个关键词。新能源部分,奇点汽车虽然是一家新的企业,但是我们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汽车行业的老兵。比如负责三电系统的动力研究院院长,整个团队基本上都是在汽车行业十年以上经验的,十年以上经验至少经历过两款车研发,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我们讲新,并不是都是用一批新人造车,而是用汽车行业的老兵造车。
在我们公司一直强调8个字“敬畏传统、大胆创新”。 敬畏传统,只有对传统的造车,不管是从工艺、安全各个角度来讲,只有存在敬畏之心,才能够认认真真造一辆车,所以我们在三电方面基本上都是用了最好的供应商,比如说电机是跟精益电机合作,电池是用松下电池,电控是西门子法莱奥的电机控制器。
同时,我们在一开始设计这辆车,像热管理我们是用水冷系统,用液冷系统而不是风冷系统,这样就保证了我们在极端情况下电池、电机稳定的工作状态。同时我们也做了四高测试:高寒,高温,高湿,高原,而且是按照非常严格的标准做的。通过从研发阶段到实验阶段,是严格按照汽车行业比较严格的这种流程去做的。所以我们认为这就是对传统的百年汽车的积累所包含的敬畏之心。
为什么讲大胆创新?你光有敬畏,其实还是在同样的一个战线上跟我们原来的企业汽车竞争,有了敬畏之心之后,在商业模式、在产品本身设计上面就有新的地方。还有智能化新在什么地方?今天的汽车,用我们过去讲得比较多的定义去讲,我们都称之为功能汽车。
汽车上所有的功能都是在设计、研发之前都已经被定义清楚了。然后根据这个定义好的功能表去进行设计和研发,去找供应商落地,之后在主机厂的总装车间里把各个供应商交过来的东西拼在一块,这就形成了我们的汽车。这辆车不管是十万元级的车,还是百万元级的车,交付给用户手里以后,你的功能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你用的还是五年前、七年前、十年前定义的功能。这点跟我们现有社会,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在用互联网,每个人都不断适应中国各个行业发生的迅速变化。大家可以想想,五年前交通行业是什么状态,五年前没有摩拜,五年前没有滴滴,五年前高铁只有一条线边,但是今天我们的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车呢,今天如果你是五年前买的车还是跟五年前一模一样。我们今天讲智能化,智能化被炒的非常非常烂了。我们今天讲的智能化背后真正的含义在哪?需要像我们的智能手机一样,需要通过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汽车,这辆车是可以通过软件的不断增加或者通过软件不但升级,使得这辆车不断具备新的功能。这个才是我们讲的真正智能化的含义。
智能化需植入汽车里
上汽跟阿里合作,斑马系统某种程度来讲是一个外挂。我的车可以不带这套系统,也可以带这套系统。不带系统就叫做非互联网版本,带了这套系统它是互联网版本。你说它不是外挂是什么?
我们讲的智能化它是植入到你的车里面去,比如特斯拉,你把它的屏去掉,把它的智能系统去掉,特斯拉就不是特斯拉了。所以它是一个内置在系统里面的智能系统,就像你的大脑和神经是连在一块,而不是外面接的计算机。我们讲的智能化是一个内升型的东西,为什么需要内升型的东西呢?就在于因为我们讲的功能变化不是升级一下地图、在线音乐,并不是这样。而作为车本身的系统,它会不会发生改变?
举个例子,像我们今天很多车上面都有智能大灯系统,有一个随动转向功能,我往左转灯就往左转,这个功能是不会变化的。在我们车上,灯的变化是和全部系统对接起来的。虽然方向盘是往前看的,但是我的导航告诉我50米以后,再过两秒钟我要向左转,而且我的光亮传感器告诉我,现在是一个非常黑的黑夜,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灯就会提早转向两秒钟,我可以事先转向,这在普通的车上,在架构上不是按照一辆真正的智能汽车打造你是实现不了的。我们把我们的导航信息,光亮传感器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对场景的判断,在这种场景判断下,我们给你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车上都有伴你回家功能,关了车以后,灯延迟一段时间照亮前面的路。
这个原理并不是我们车上独有的,就像智能手机一样。今天我们在功能手机时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GPS唯一的用途就是给你的导航来用的,但是今天的智能手机GPS几乎所有的APP都在用。用它来打车,用它搜饭馆,甚至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的客户端,大家下载来以后,我们的GPS在客户端里面也会看到。你在上海就看到上海的新闻,在北京就看到北京的新闻,这些习以为常的思路搬到我们的车里面,才会给用户带来一种场景化式的挑战。这个才是我们车真正比别人智能的地方。
传统车一开始卖的时候20个功能、30个功能,未来也还是20个功能、30个功能。我们的车一开始是40个功能,50个功能,但是等到过了一两年之后可能就变成80,100个功能了。这个才是真正智能化的体验,也是奇点汽车,可以成长的汽车,这个才是真正的智能化。
电动汽车天生适合做共享
奇点汽车是TO C端的,基本上是以充电为主,可以续航到NEC工况400公里,我们认为在城市应用,基本上可以支持你一个礼拜一充。但是我们也跟北汽新能源合作,我们也支持北汽的擎天柱计划。我们认为在特定场景下,换电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北京,换电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出奇点汽车的北京版,对于北京用户可以购买换电的车。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充电和换电两者都兼容。换电本身从底盘的结构上,我们和北汽的技术方案一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其实考虑了两种商业模式。
首先,充电还是一般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的,因为续航里程并不要求每天要跑特别特别长的时间。但对于营运车辆,作为网约车的时候可能会碰到续航里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给他另外一个选择,我可以通过换电版来实现。
在共享方面没有做特别大的对外宣传。我认为电动车其实天生是适合做共享的,因为首先它的成本优势,从智能化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帐号系统,通过远程对车的状态的把控,甚至我们可以做到在车辆实际运营时候,车的状态可以实时反映到我们的服务端来,这辆车在运营过程当中有哪些不良的状态,我们可以实时维修、更换,而不是客户报修之后我们再维修和更换。同时共享平台也把车电分离做得更好,可以通过换电的方式做共享车,这个也是比较好的方案。
奇点汽车第一款车发布的是比较大的车,5座、7座,4米9的车长,这款做不带司机的分时租赁的共享是比较困难,从成本上讲不占优势。做目的地的共享,我们认为像租车业务是非常适合的,你带着一家老少去某个旅游地玩的时候,比如说云南、海南这种地玩的时候是非常适合的。我们根据不同的场景做这种共享,我认为这是电动车也好、智能车也好未来应该去重点布的一个市场。
责任编辑:任我行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