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难体验差等问题仍突出
8月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版)》(下称《报告》)称,在政策引导扶持和市场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居全球首位,产业继续快速增长。但产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报告》由国家能源局主编,参编单位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电网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17家有关单位。
《报告》称,新能源汽车大面积普及涉及四大课题:一是续驶里程;二是购车成本;三是充电关键技术突破;四是充电设施合理化布局及便利性。
随着动力电池和整车的技术进步,以及产销规模不断扩大,解决里程和成本的问题基本有了时间表,充电时长的问题解决路径基本明确,但充电便利性问题涉及面广,多重因素相互制约,随着新能源汽车由推广应用进入到市场化普及阶段,充电便利性的短板进一步凸显。
充电便利性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充电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性,与充电需求匹配度;第二,充电桩是否方便查找;第三,充电桩使用和支付是否便利。
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城市规划与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充电设施建设涉及政府多部门,也是新管理领域,缺少相关流程、制度、标准和规范,政府履行职能无 据可依,总体上处于摸索开展,因此,充电设施建设难、接电难、接电成本高、电价问题、油车占位等问题制约充电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发展。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互联互通,包括车-桩 互联互通、桩桩互联互通,由于不同车企、运营商企业对信息开放互联给用户就解决便利性尚未形成基本共识,行业尚未形成信 息交互分享机制和商业规则、各自利益问题及行业管理不足导致 互联互通难。
而第三个问题则主要是产品技术和品质、信息平台稳定性、运营维护保障。
《报告》称,要有效解决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和充电不便利的矛盾,突破用地难、运营难等瓶颈,有效解决充电用户找桩难、多运营商卡和 APP、使用和支付不便利、政府管理手段不到位的问题,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充电设施产业、相关行业组织,应以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充电保障能力为目标,积极行动。
与此同时,要推动提高充电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各有关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优化充电设施网络建设。促进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完善充电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2015年以来,国务院、 国家有关部委陆续发布了推动充电设施发展政策措施,政策体系覆盖建设用地、电力接入和电价、设施建设和运营、互联互通等 多个方面,有力引导充电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但是,部分政策尚未落地,建设用地取得难、充电桩补贴获取难、供电设施占充电站总投资比重大、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区建设充电设施难、燃油车占位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止2017年12月,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数量21.4万个,比2016年净增约7万个,月均新增约6000个,私人充电桩数量23.2万个。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量超过44万个,车桩比低于4:1。
2017年充电运营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仍保持较高的集中度,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普天新能源等四大运营商的市场占比约为86%;二是充电桩建设增速放缓,充电桩月均增长数量由2016年的8000个下降为6000个,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营商由重建设转向重运营。
总体而言,目前充电难的总体态势并未根本改变,充电难、充电体验差、投资效益不佳的矛盾仍然突出。
不过,从全球看,中国仍保持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数量第一的地位, 公共充电桩总量约为位于第二位的美国的4倍。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