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郑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2018-04-02 14:56:2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3月28日

郑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

根据省、市转型发展攻坚的总体部署和《中国制造2025郑州行动纲要》《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相关要求,为加快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我市战略支撑产业之一,近年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2017年全市整车产量达到48万辆。客车方面,宇通在客车行业中居全国第一,生产的大中型客车批量出口欧美、俄罗斯、南美、中东等国外市场;乘用车和专用车方面,东风日产、海马汽车的乘用车、郑州日产的皮卡、郑州红宇的专用车在全国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2017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11万辆,同比增长17.1%,宇通新能源客车在国内大型客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零部件配套方面,目前全市拥有核心配套企业150家,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近30%。我市汽车产业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整车规模偏小,汽车行业“微增长”的态势,影响我市整车产业产能的快速提升,专用车及改装车产品类型及市场份额较少;产品竞争力偏弱,乘用车企业产品以小排量中低端乘用车为主;企业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水平低、关键核心技术缺失;零部件企业数量较少、规模普遍较小,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缺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配套体系存在基础薄弱、整体规模小、营销能力弱的劣势,专业园区基础设施亟待完善;汽车服务业整体规模小,服务层次较低等。

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实现了较快发展,部分产品向中高端市场拓展,产品的性能、质量持续上升,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纵观全球,汽车产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正处于规模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以转型升级引领产业弯道超车,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接“中国制造2025”及河南行动纲要,抢抓机遇,积极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围绕“做大新能源汽车、做强整车、做优专用车、做精核心零部件”的整体思路,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研发制造与拓展服务相结合,大力支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设,全面提升郑州市汽车制造业水平和规模,促进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使汽车产业成为推动我市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水平显著增强、配套能力较大提升,实现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型跨越。努力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世界客车制造名城、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汽车后市场商贸信息中心,成为全国一流的综合性汽车新城。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到2020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工业增加值750亿元,整车企业产能达到200万辆,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培育销售收入超五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2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占汽车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创新水平显著增强。持续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乘用车型,到2020年末,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争创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配套能力较大提升。到2020年,本地核心零部件企业具有与整车同步开发和模块化供应能力,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60%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1.新能源汽车。抓住未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宇通客车在国内新能源客车领域的绝对优势,大力发展以客车为主的新能源整车。重点支持宇通客车和少林客车发展纯电动客车,郑州日产发展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皮卡,海马轿车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乘用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投产新能源车型,郑州红宇、宇通重工等发展特种用途纯电动专用车。积极推进宇通新能源客车基地、郑州日产2万辆新能源汽车、海马商务汽车公司5万辆新能源汽车、河南少林客车公司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万辆。

2.智能网联汽车。支持宇通智能网联研究院积极开展大中型客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成果应用,加快智能驾驶网联客车公交线路示范工程建设;支持上汽乘用车郑州工厂引进荣威eRX5、eRX3等车型生产,进一步深化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互联网汽车;支持东风日产郑州工厂启辰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不断增加智能网联车型;支持海马汽车发展车联网技术,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能力,尽快实现L3级的自动驾驶车量产。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推进车载环境感知控制器开发与产业化、车辆智能控制与集成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基于网联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开发与产业化、数据安全及平台软件开发与产业化。积极引导产业在现有的标准体系及法律法规框架内,实现汽车、交通、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的协同,建设产业生态体系,促进龙头企业进行多边合作,开展我市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共性技术、规划政策、测试示范等方面的系列工作,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积累实现研发生产,努力将郑州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示范应用高地。

(二)持续提升整车规模和竞争力

1.客车。围绕“国际化、品牌化、差异化、全覆盖”的发展路径,依托宇通客车、少林客车,加快谋划和实施宇通二期等一批战略性项目,形成大中型客车产品全覆盖,着力建设世界客车制造名城。到2020年,力争全市客车产量达到10万辆,占全球客车产量的30%左右。

2.乘用车。坚持“提升规模、突出本土、引进高端、完善配套”的发展路径,依托东风日产、海马汽车、上汽乘用车等企业,加快推进上汽集团60万辆乘用车郑州基地项目、海马轿车三工厂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等一批战略性项目,进一步提升现有整车企业规模,突出打造海马、东风风度、启辰、荣威、名爵等自主品牌,顺应市场需求,推出自主品牌的高端畅销车型,同时加大国内外知名整车引进力度,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到2020年,力争全市乘用车产量超过100万辆。

3.商用车。坚持“双品牌、推高端、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依托郑州日产、少林客车、海马新能源等企业,加快东风品牌高端新车型开发,推动锐琪皮卡、帅客CDV改款,形成皮卡、CDV等车型的系列化生产,加大日产品牌的新车型开发力度,加强少林客车箱式运输车在细分市场的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实现全市商用车在研发、制造、推广等全价值链业务方面的完善和提升,建设国内轻型商用车和多功能车产业基地。

(三)发展特色专用车生产

以“多品种、小批量、用途专”为发展路径,抓住专用车市场稳步增长的机遇,通过制订特色发展战略,抢占市场先机,积极培育新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优势产品,到2020年,使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总数达到15家以上,成为国内特色明显的专用车生产基地。

1.巩固现有专用汽车产品优势。巩固和扩大宇通重工环卫类专用作业车、少林环卫系列车、郑州红宇冷藏保温车、中美诺优系列房车、郑州博歌桥梁检测专用车、森源鸿马警务系列专用车、郑州神汽环境监测专用作业车等传统专用汽车的产品优势和规模,加快传统产业升级。

2.提高专用汽车附加值。支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比重,提升品牌影响力。研发生产高端新产品,增加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需要的新型、有特色、有市场、填补国内空白的专用作业车产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进智能网联专用车发展。

(四)技术引领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

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通用化、标准化、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发展路径,依托整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核心零部件产品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的提升,在中牟汽车产业园、经开区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推进上汽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构建完善的一级、二级、三级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到2020年,力争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300家,产值突破千亿元,本地配套率达到60%。

1.传统车零部件。着力发展核心零部件产品,做大做强动力总成、电子电器、汽车底盘、模块化开发制造、先进材料应用和工艺,扩大汽车玻璃、空调、座椅、门锁、线束、照明、冲压件等传统零部件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附加值。

动力总成。发动机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效、节能、环保型发动机产品以及关键零部件配套。变速器重点引进发展AT或CVT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及变速器关键零部件。支持重庆青山工业年产100万套汽车变速箱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电子电器。以跃博电器、科林空调等企业为依托,加大车身电子电器技术、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新型车用传感器、执行器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以智能化和网络化为方向,重点发展电子控制安全系统、车载信息综合控制系统、激光雷达、半导体等高科技汽车配置电子产品。

2.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通过培育和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电控系统、高性能材料、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和产品;重点培育比克电池、国能电池、深澜动力、智驱科技等企业,加快必比登新能源车动力系统产业化项目、郑州新亚汽车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促进整个产业链完善发展。

动力电池。以比克电池、国能电池、深澜动力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磷酸铁锂、钴酸锂和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突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带动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发展,促进从原材料到电池成品及其延伸产品的产业链的做大做强。

燃料电池。以宇通客车等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长寿命低成本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气系统、氢气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等高效辅助系统部件、车载氢系统和加氢站关键设备的研发,突破燃料电池整车匹配与集成、系统集成与控制、快速加氢等关键技术,培育和构建完整的“制氢-储/运氢-加氢”氢能及“材料-零部件-整车”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电驱动系统。以宇通客车、海马新能源、智驱科技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永磁同步电机及控制系统和轮毂电机,增强电机和驱动系统总成供货能力。突破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集成、系统热管理、位置/转速传感器、高性能绝缘材料、高性能永磁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技术,实现本地化、规模化生产。

电控系统。以宇通客车、海马新能源、郑州日产、少林客车、郑州意昂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和网络架构系统、多能源管理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电池管理模块的设计和配置、车用传感器和执行系统等,开发先进的纯电驱动汽车分布式、高容错和强实时控制系统,发展高效、智能和低噪音的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系统等小“三电”电动化总成控制系统。

(五)拓展汽车后市场增值服务

1.加快汽车出口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郑州交通优势,依托郑欧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利用整车进出口口岸平台,积极拓宽汽车贸易。积极创建河南省及国家级的出口汽车质量安全示范区,实现我市汽车产业由产业优势到质量优势的转型提升,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大政策扶持,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和产业国际化发展,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贸易中心和汽车整车进、出口基地。

2.完善后市场服务功能。以郑州汽车城中牟服务业博览园为基础,建设集高端4S店、汽车物流、汽车仓储、汽车电子商务、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配件销售、汽车养护、汽车金融、汽车主题公园和汽车博物馆为一体功能齐全的汽车后市场,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全国一流汽车后市场产业集聚区。形成辐射周边省份并扩散全国各地,能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汽车后市场产业。

四、主要任务

(一)培育龙头企业

大力扶持我市汽车整车企业,做实世界最大客车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市客车产量达到10万辆,全市乘用车产能达到190万辆。

宇通客车。支持宇通老厂区加快搬迁,积极推进宇通二期项目建设,巩固其国内领军地位。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出口,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打造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

东风日产。以启辰品牌为主,兼顾日产品牌,加快新车型投放,引进有竞争力的中高端车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将郑州打造成东风日产第二大生产基地。

海马汽车。在做强SUV生产的基础上,加快海马第三工厂项目建设,加快新动力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投放,逐步向中高端产品市场扩展,不断提升在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中的地位。

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基地。推进上汽集团60万辆乘用车郑州基地项目,尽快实现一期年产30万辆、产值300亿元的目标,到2019年建成共60万辆产能的生产基地。

郑州日产。尽快形成东风风度越野型SUV、皮卡、CDV等车型的系列化生产,建设成为国内轻型商用车的龙头企业,跻身国内多功能车第一阵营。

少林客车。实施差异化经营,重点发展适应二、三线城市及县(市)市场需求的中、轻型客车产品,加快与国内外有实力企业的合作,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整车企业中的排名。

同时,组织实施汽车零部件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壮大现有零部件企业,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将新入驻的零部件分公司转为子公司、总公司。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各相关县〔市、区〕)

(二)开展招大引强

积极谋划,扎实开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以商招商、上门招商、股权招商等活动。争取到2020年引进1-2家有竞争力的整车企业。

针对传统整车,重点跟踪和招引广汽、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积极引进1-2家世界排名前列的知名汽车制造商企业落地郑州。

针对新造车企业,依托我市整车产能,重点跟踪和招引小鹏汽车、拜腾汽车、蔚来汽车等互联网汽车企业。加快与新造车企业合作在郑州生产智能网联汽车。

针对零部件企业,重点引进潍柴集团、广西玉柴、万向集团、宁德时代、比亚迪、日产电池、上海电驱动、华域汽车电动等零部件企业,以点带面完善产业链。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各相关县〔市、区〕)

(三)提升研发实力

支持关键技术突破。支持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力争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传统车方面,重点支持整车开发与集成技术、性能优化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方面,重点支持新一代锂电池、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电机、电控系统、车联网系统集成、无人智能驾驶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零部件方面,重点支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新型轻量化材料、新型环保材料、新型高强度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

完善研发创新体系。积极开展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宇通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燃料电池与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支持海马汽车、少林客车、国能电池、郑州意昂等企业创建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围绕汽车产业技术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发展方向,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产品认证、共性技术研发、试验检测等公共技术中心和技术研发平台。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设计公司及相关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入驻,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高地。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人才办、市人社局)

(四)优化产业布局

围绕百万辆汽车产业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牟汽车工业园为主的郑州东部“汽车新城”建设,启动汽车城南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扩大汽车城用地面积,加快布局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围绕整车企业的产能提升,在巩固、提升中牟县、经开区配套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登封市、荥阳市等零部件产业发展,推进区域联动互补。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各相关县〔市、区〕、各相关产业集聚区)(五)加快示范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用车、环卫、邮政、机场、物流、旅游景区等系统和场所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拓展示范运营范围,创新示范运营方式。重点支持宇通客车开展燃料电池公交示范运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

本着“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的原则,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在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和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内停车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运行规范、安全高效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同时,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和燃料电池公交示范运营,在我市合理布局建设加氢站。到2020年,规划建设公交换电站3座、加氢站5座、公交充电站近400个、各类充电桩超过5万个,满足约1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工业发展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郑州市郑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全局性工作。市工信委负责具体的协调推进工作,市直有关局委按职责分工积极解决疑难问题,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对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大建设项目,实行重大项目领导专项负责制,明确要求,核查进度,逐项研究发展对策,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二)加大资金扶持

一是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等,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基金、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

二是支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

三是鼓励我市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领域的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

四是充分发挥现有市级引导基金作用,支持建立市场运作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专项投资基金,探索财政资金以股权、债权形式注入企业,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创投基金以及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领域。

(三)提供用地保障

一是对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在用地指标予以重点保障,对引进的重大项目,市、县(区)优先给予土地供应。

二是主导产业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园区和产业集聚区,要将工业用地主要用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三是引进优秀园区地产机构集约开发工业园区土地,搭建产业发展和要素资源整合的发展平台。

(四)强化人才支撑

贯彻落实“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各项政策,重视引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端人才和领军型人才;加大对本市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支持企业建立前沿领域的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联合进行国家、省重大工程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支持企业和有关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加大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和职工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提升,为全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五)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一是优化服务环境。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水平,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汽车产业各项发展专项资金,全方位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优化创新环境。积极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四是优化合作环境。积极筹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协调同业关系,推动行业整合,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协同发展的产业环境。

附件:郑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表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仁德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