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娶富家女 ST前锋扫货北汽新能源股份
日前,笔者关注到北汽新能源欲借壳S*ST前锋登录A股,正式上市。近日金帛再次关注到,前锋正在疯狂收购北汽新能源股份,欲为北汽新能源登录A股强势助力。1月22日,渤海活塞和国轩高科先后发布公告称,分别前锋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方式收购双方手上北汽新能源100%股份。根据公告,北汽新能源评估值约288.5亿元,增值率约75.24%。
如本次借壳成功,则北汽新能源将成为北汽集团首家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也是北汽集团旗下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事实上,对于北汽新能源即将登录A股,早有预兆。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北汽新能源未来将会独立上市。而在此前,北汽股份曾宣布,2018年将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并确定年内回归A股上市的目标。从目前来看,2018年,北汽新能源极有可能借壳上市成功。
前锋疯狂收购北汽新能源股份
1月22日,渤海活塞发布公告称,拟向S*ST前锋出售所持北汽新能源2.08亿股股份,对应市场价值11.33亿元,并将由此获得S*ST前锋股份3007.69万股。无独有偶,随后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拟向S*ST前锋出售所持北汽新能源1.2亿股股份,交易价6.53亿元,交易后合肥国轩将获得对应的S*ST前锋1735万股。
两家公告都披露了北汽新能源的财务情况。2017年前10月,北汽新能源共取得73.77亿元营业收入,实现净利润3924.40万元;2016年,北汽新能源全年实现营收93.72亿元,实现净利润1.08亿元。
目前,北汽新能源的账面资产总额为224.67亿元,账面负债总额 60.04亿元,账面净资产 164.63亿元,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市场价值为288.50亿元,增值率约 75.24%。
而在此前,北汽集团已经成为前锋电子的股东。2017年12月26日,前锋电子发布公告称,北京市国资委已经核准,将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新泰克数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斯泰克)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北汽集团。而四川新泰克持有前锋电子41.13%的股份,是后者第一大股东。因此,A股上市公司前锋电子成为北汽新能源股东后,北汽新能源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北汽集团旗下也新增了一家上市公司。
从目前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此次很有可能将借壳上市成功。事实上,北汽这几年一直在准备让北汽新能源独立上市。业内普遍认为,虽然此次北汽集团重新筹备在A股上市,资金问题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但北汽集团更多是在谋划未来发展的大局。
上市之路多艰辛
资料显示,2014年北汽新能源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制公司,2016年完成A轮融资,2017年完成B轮融资和员工持股,北汽新能源一直在向登录A股目标推进。曾有消息称,北汽新能源原本的计划是2018年2月实现独立上市,但申请A股上市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三年持续盈利。北汽新能源2016年净利润为1.87亿元,2014年和2015年却分别亏损2.44亿元和1.94亿元。如果按部就班,北汽新能源最快可能也要等到2019年才能完成上市计划。如果想要在规划时间内上市,最快的方法就是借壳。
于是,在2017年底,北汽集团终于找到了一个壳资源,间接获得S*ST前锋控股权。S*ST前锋算是一个“很干净的壳”,基本上已没有什么主营业务,负债也不是很高,因此对北汽集团而言,后续更容易运作北汽新能源上市。获得S*ST前锋后,北汽集团在其董事会人员架构上,已经开始有所动作。S*ST前锋近日发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收到公司董事长杨维彬、董事李章、董事徐建的辞职报告,替代董事是曾在北汽新能源任职的胡革伟、迟英利、程国川。
目前,资金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至关重要。北汽新能源一旦实现上市,将能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对其未来发展十分有利。按照北汽集团此前规划,北汽新能源将于2018年实现上市,北汽新能源提出了未来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全球第三的目标。按照北汽新能源的规划,2018年,北汽新能源目标销量突破15万辆,目标收入达到190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