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如何应对补贴退坡?行业亟需深挖市场潜力

2017-11-22 12:34:22 国际新能源网  点击量: 评论 (0)
在补贴逐步退坡和市场规模扩大的背景下,用户选择的主导地位将凸显,市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应该更侧重于技术研发,并向服务为主导转型。  近日,一则有关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
       在补贴逐步退坡和市场规模扩大的背景下,用户选择的主导地位将凸显,市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应该更侧重于技术研发,并向服务为主导转型。
 
  近日,一则有关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传闻,引起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小震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四部委已于近日对2018年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开会定调,最快有望本周发布。
 
  按照此前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几部委发布的补贴方案,新能源汽车补贴2017-2018年在2016年基础上退坡20%,2019-2020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若依据传闻,2019年的补贴下降标准将在2018年提前实施,行业发展是否会受到巨大冲击?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7年1-9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42.4万辆和39.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0.2%和37.7%,产销量实现快速增长。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发展进步,做大做强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实现自主创新,攻克核心技术堡垒,促进纯电动车技术向集成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亮眼的市场成绩更说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其实,对于一个新兴行业,国家开始会大力支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逐渐成熟,减少补贴甚至补贴退出都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降低补贴,是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为推动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加快转型步伐的政策手段,届时,资源整合在所难免。新能源的汽车只有进一步革新技术、优化升级,才能最终获得与传统燃油车的比较优势。
 
  就目前的行业发展来说,燃油车禁售政策研究提上日程和双积分政策的推出依然为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仍是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而值得企业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好战略规划,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从龙头企业在此次风波中的表现来看,该事件对行业的影响不大。政策调整将淘汰一批低端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的企业,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方向一定是谁的技术更好,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就更高。行业应提升技术标准,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提高市场集中度,培育出更多技术先进、规模庞大的龙头企业。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本土新能源汽车产品不强、外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不充分的状况。我国自主新能源品牌只有加快技术研发、实现关键突破,提供技术成熟同时又安全便捷的汽车产品,才能抵御外资品牌的冲击,由“先发优势”转化成为“领先优势”。
 
  在技术创新方面,今年的十九大报告还特意强调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应吸纳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各方面的新势能,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实现服务化主导的行业转型,提供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未来,电动汽车不仅会替代传统燃油车,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性、引领性产品,可以大幅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进而减少排放,改善环境。在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深度变革的背景下,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正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高度贴合了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我国汽车企业应加强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的研发,完善行业技术标准,那么市场空间将有望进一步打开。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