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技术让电动汽车在-40℃下续航增加50%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动力锂离子电池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冬季续航里程急剧减少,这主要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有关。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动力学条件变差,因此容量、倍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动力锂离子电池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冬季续航里程急剧减少,这主要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有关。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动力学条件变差,因此容量、倍率性能,特别是充电性能都有很大的下降,这一点在寒冷的北方冬季就变的尤为严重,因此为了保证电动汽车在冬季的使用性能,电池组一般都会增加加热系统,但是目前的加热系统的效率比较低(通常需要耗时数十分钟加热电池),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的便利性。因此锂离子电池的低温下的热管理问题是我们在电池设计、电池组设计过程中都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Guangsheng Zhang等提出了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内部加热的电池组热管理策略,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锂离子电池恢复到常温性能,例如在-40℃下仅仅需要112s就可以使得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完全恢复,该技术也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著增加,例如在-40℃下能够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49%。
该技术的核心是自加热电池,该电池设计如上图所示,需要在电池内部置入两片Ni片,每片Ni片的阻抗为78mW,分别放置在电池的1/4和3/4厚度处,两片Ni片之间以并联形式连接在一起,并通过一个开关与正负极连接在一起,用于控制锂离子电池的是否加热。Guangsheng Zhang在上述自加热电池的基础上设计了控制方案,能够根据电动汽车的负载情况控制加热开关的开启和关闭。
我们知道在电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除了正常行驶外,还会发生刹车等情况,电动汽车在刹车等过程中一般都会进行能量回收,在锂离子电池温度足够的时候,这部分能量会直接存储在锂离子电池中,但是当锂离子电池温度过低时,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充电造成负极表面析锂,这部分能量通常被浪费掉。Guangsheng Zhang利用自加热电池快速自加热的特性,设计了低温下的制动能量回收管理程序,在电池温度较低时,回收能量会首先用于加热电池,当电池温度加热到合适温度后,然后会将回收的能量存储到电池。
下图为模拟驾驶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在操作过程中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变化,从图d可以注意到在外部放电电流存在时,电池电流与其相同,只有在电池充电和电池处于搁置状态时管理器才会利用内部电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功率曲线也显示了相同的特点,这表明该管理策略并不会对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同时该策略也使得刹车回收的能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首先是用在了电池的加热上,然后是对电池进行充电。图c为电池的温度和内阻图,从图上可以注意到由于内加热电池快速加热的特点,电池温度从-40℃升高到10℃,仅用了112s,与此同时电池的内阻也快速从125mW下降到10 mW,这对于在低温下快速恢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密切相关。得益于如此快速的加热速度,锂离子电池从0,-10,-20和-30℃恢复到10℃仅仅需要13s,33s,46s和56s,这对于在冬季使用电动汽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图为使用自加热电池和使用普通电池的对照组在-40℃下使用过程中的电流、功率、电池温度和电池电压等数据曲线,其中左边为采用自加热电池的实验组,右边为空白对照组。从电池温度上看(图c实验组,图g对照组),自加热电池的温度升高速度要远远快于对照组,实验组紧紧用了112s就恢复到了20℃,并且实现了全部的刹车能量的回收,而对照组电池用了3000s,温度才恢复到了0℃,从而导致无法回收刹车能量。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