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销量难达成 中国新能源汽车泡沫要戳破?
金九银十已经过半,伴随车市旺季的来临,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也迎来最后的冲刺阶段,然而,截止今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34 6万辆和32万辆,与年初制定的70万辆销量目标相比,今年完成销量目标的压力较大。新能源
金九银十已经过半,伴随车市旺季的来临,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也迎来最后的冲刺阶段,然而,截止今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34.6万辆和32万辆,与年初制定的70万辆销量目标相比,今年完成销量目标的压力较大。新能源汽车产销骤降,中国新能源汽车泡沫将被戳破?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估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70万量。然而,受政策调整及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新审批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度暂停,凸显出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严重依赖政策发展。
与去年相比,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20%,同时各地方政府补贴不能超过国家补贴额度的50%,尽管不少厂家推出补贴优惠政策,但新能源汽车价格整体上比去年有所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售市场仍为限行限购的北京和上海等大型一线城市为主,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未真正开启。
截止8月份,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2万辆,只完成全年70万辆目标的45.7%,不及总销量的一半。今年仅剩下的三个月时间,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已经发放完毕,在未有利好政策出台情况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很难再有以往爆发式增长情况出现。
相比前两年动辄两倍或三倍的高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明显逐渐降温,高热发展的泡沫难道已经被戳破?
值得一提的是,9月底持续讨论一年多的新能源双积分政策终于出台,按照规定,2018年4月1日起双积分政策将正式实施,然而政策对企业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8%的积分比例要求,并未进行明确规定,而是要求企业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达到10%。相比原征求意见稿,双计分政策的实施在原计划上推迟一年施行。
尽管政策延缓一年施行,但政策对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强制规定,显然是为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对双积分政策的出台表示:“这一政策采纳了欧洲和美国的经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严的管理政策,也必将对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200万辆的目标,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新能源积分比例在3%左右,2019年双积分政策规定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达到10%,对汽车企业来说两年时间7个百分点的差距,2019年要达到新能源汽车积分占比10%的要求,企业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
在双积分政策靴子落地前,为应对双积分政策,大众、戴姆勒、福特等多家跨国汽车企业纷纷与国内汽车企业联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达成合作共识。而中国汽车企业中主要生产高油耗SUV车型的长城汽车也与御捷新能源汽车展开合作。可以预见,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将迎来新的一波高潮。
此前,在巨额补贴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曾出现井喷式发展。伴随补贴的退坡,新能源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双积分政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大推动力。然而,在政策的强势裹挟下,目前依然不温不火的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能否支撑起政策发展的要求,不仅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也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达到200万辆的关键。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