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模式正在诞生

2017-07-19 15:19:2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一场席卷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模式正在诞生


成,以建立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或就此拉开大幕,一场席卷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模式
正在诞生。

 

近期,四则堪称为标志性的事件震惊动力电池行业,“四面来风”催生的生态圈风口正在形成,
以建立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或就此拉开大幕,一场席卷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模式正在诞生。

 

一是金沙江创投将斥资10亿美金,从日产手中购得AESC总计51%的股权;

 

二是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最近一轮私募融资时的估值已高达840亿元
人民币。

 

三是全球第二大,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其电池业务正式拆分独立运营,
其所生产的车用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电池将面向市场所有车企供货。

 

四是坚瑞消防“豪娶”的深圳沃特玛,因其业绩暴增千倍,被外界质疑涉嫌隐形关联方操纵
巨额订单,沃特玛的关联交易尚未坐实,关联交易,是模式创新还是违法乱纪,说法不一。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各路资本竞相抢滩,有的化身为动力电池行
业的“入云龙”,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有的心怀“捞一把”的投机心态,“风往哪儿吹,我就
往哪儿跑”,成为单纯追逐利润的“风口飞猪”。

 

有数据表明,2015年仅在动力电池环节的投资金额就已超过900亿元。从产能扩张来看,
截至2016年年底,动力电池产业新增产能较同期增加近35GWh,总量几乎是两年前全年
出货量的3倍。

 

2016年,投入动力电池领域的资金超过千亿元。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也从2014年
底的50家左右快速增加到2016年的150家,增长近3倍。新增的100多家企业中,有传
统数码电池转型过来的,有从上下游延伸进入的,也有从房地产、钢铁、消防、家电
等不同领域跨行过来的。

 

这些企业大都抱着快速致富的投机目的,根本没有多少技术实力,抄袭模仿,粗制滥造
盲目扩张、低价竞争以及难以治愈的地方保护顽症,动力电池行业繁荣的表象背后,巨
大的泡沫加剧形成,隐患顽疾日益凸现。

 

今年初,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就直言痛点,“我们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还
没有实现革命性突破,性能还需要大幅度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推进。”

 

在百人会上,苗圩说,在新能源客车、货车领域,目前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苗头,动力电
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在进一步加剧。“不仅如此,动力电池领域关键
性的问题还在于技术水平偏低、电池标准缺乏。同时,还存在制造合格率低、安全差、
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有分析称,产能过剩成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核威胁",且日益显现出普遍化、严重化以及
持续化趋势,大规模的持续产能过剩可能会引发行业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简称《规范条件》)呼之欲出。
据悉《规范条件》已经完成了多轮征求意见,不久将对外正式公布。

 

据了解,《规范条件》中提高了对研发和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在某论坛上,财政部经
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在谈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思路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
)强化对动力电池的支持。

 

在乘用车、专用车中,专门增加了动力电池的技术指标,将新能源客车补贴方式调整为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以电池容量和电池性能为标准,更加客观的反映车辆的生产成本和
技术水平。”

 

有分析认为,《规范条件》一旦出台,洗牌模式就将开启,八成企业难逃“生死簿”,而市
场占比高的巨头企业将迎来广阔前景。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2016年国内动力电
池出货量达28GWh,同比增长79%,其中,比亚迪、宁德时代、沃特玛以及国轩高科动力
电池出货量分别为7.4GWh、6.7GWh、2.5GWh和1.86GWh,,仅仅这四家企业的出货量
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比就达66%。

 

“到2020年,动力电池企业龙头位置就已经确立,而未来的前五家动力电池企业占市场
份额70%以上。”6月18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
兼总裁方建华在接受采访时称。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正为这些动力电池标杆企业持
续带来政策和市场红利。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