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概念很热产业化很远
氢燃料电池汽车再一次点燃了业界热情,“2017年是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元年”的声音多次响起。有趣的是,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号称氢燃料电池马上能够产业化了。2006年,上海曾提出过燃料电池轿车“百、干、万”计划,目标是2015年燃料电池车生产达到10000辆,但这一计划最终没有实施。
11月20日,上市公司富瑞特装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富瑞氢能与深圳市凯豪达氢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2018年初合作在深圳市完成1座电解水制氢式加氢站的示范运营工作;2018年在深圳市完成2座符合国家标准的商业化加氢站建设运营。
2017年11月30日,上海第一套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开工。加氢站位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中心内,总投资1200万元。
加氢站日加注能力达750KG,占地面积1590平方米,预计2018年初正式投用,可为上海嘉定及周边地区200台物流轻卡、50台公交大巴提供加氢服务。
专利技术有待赶超
根据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对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检索分析,燃料电池专利申请人全球排名中,日本丰田汽车以10737个专利居首,大幅领先竞争对手。在前十名的企业中,7家为日本企业。各企业掌握的专利数量差距较大,技术主要集中在排名前五的大公司于中。
在中国申请专利的申请人中,排在最前的也是日本丰田汽车,共1307项。通用汽车以713项位居第二。本土研究机构屮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排名第三,上海神力科技、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分别排名第六、第七和第九。
目前中国没有专利中请人在数量上进入全世界前十。在国内排名前十的专利申请人中,也仅有一半是公司,另一半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显示出产业化不足的现状。专利上的薄弱使部分人不看好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在一些更看重锂电池发展的企业看来,燃料电池汽车想要大规模发展,短期内无法绕开外国专利。即使未来实现规模化发展,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外国手中,制约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蒋桂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