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6年锂电行业为何仅有26家实现IPO?

2017-11-27 17:00:01 来源:清洁技术投资   点击量: 评论 (0)
在11月24日召开的第5届中国(广东˙汕头)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中金公司投行部总经理陈泉泉分享了他关于新能源汽车投资的看法:1 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并购大概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很多外行的上市公司切入

锂电池行业,会不会被它的下游供应商、会不会被这些大客户仍然按照零部件的方式去管理?个人观点可能不太一样。汽车零部件的例子是想说明过去几年的发展以及到最后会采用怎样的资本动作,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了三十年,最早外资大厂在国内建厂的时候,基本都是用的外资汽车零部件。
 
三十年发展下来以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慢慢把中低端市场占据,但是在中高端的汽车特别是外资的汽车品牌上,它们的一类供应商以及核心供应商,90%都是外资品牌,要么是直接从外资进口,要么是中国的合资企业在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干了什么事儿?在过去三年期间,中国零部件大概花了200亿美元进行海外收购。
 
所以我自己想,中国的动力锂电池发展到最后,如果面临着技术门槛或者高端市场门槛的时候,是不是有极大的可能做海外收购。我觉得三五年以后可能会看到这个大的趋势。
 
大家想想,既然GE可以将家电卖给海尔,德国人可以把库卡卖给中国的企业,那未来的三星、松下会不会同样把它的锂电池业务卖给中国企业?我觉得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再讲讲再融资的情况,这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数据,过去五年间,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速度每年达157%,没有哪个行业有这么夸张。这个也容易理解,中国的锂电池行业还是靠资本推动的行业,很多嘉宾也讲了,锂电池行业未来靠成本的快速下降跟各个竞争对手竞争。
 
锂电池行业的竞争不是整个内部的竞争,既包括锂电池行业跟传统能源的竞争,也包括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国家降补贴的竞争,还有我们自己发展的水平跟外资进入中国速度的竞争。竞争是多方面的,这种态势下,中国的锂电池行业不得不快速把产量提上去,把成本降下来。看到这种态势,这么快的融资增长速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家知道,在很多非上市公司,龙头的锂电池企业也发生了大量并购。包括像宁德时代,在上市之前,还是非上市公司的时候,就并购了很多。
 
我还想举一个例子,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发展的例子,因为是覆盖整个新能源业务的,上游的发电到下游的电网以及用电,在新能源上游光伏这块有特别好的例子。上市公司隆基股份过去是中国能源行业的大白马,过去五年涨了十倍,过去五年做了三十个再融资,基本每年都在做,它的行业特性可能跟锂电池行业特性有点类似。
 
其实光伏行业经过几年的时间,格局有点像锂电池的格局,差不多,该跑出来的已经跑了。但是这种情况下它充分运用了上市公司的平台,把产量推上去,把成本降下来,跟市场竞争。资本市场很认这个事情,所以它能在五年时间涨十倍。
 
就像上游的发电,它在未来三到五年降到三毛钱一度电,基本跟煤电的成本差不多。锂电池行业,听到好几个嘉宾讲,未来的趋势可能是1元Wh,这时候我们的竞争成本也会大幅度提高,不管是对传统汽车还是对外资,我们都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依赖于资本力量推动产能扩张,恐怕是很难的。
 
这里有一个小的信息给大家点一下,大家看到很多上市公司宣告了再融资,但其实真正完成的只有一半左右。2012年至2016年,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共有50次未能实施的定增方案,涉及募集资金规模达772.6亿元,占同时期再融资计划募集资金总额的29.04%,既近三成的定增计划未能成功。此外,截至目前有24个定增方案仍在进行中,占再融资总规模的14.91%,仅有56.05%的定增项目成功执行
 
最后简单讲一下IPO的情况,中国锂电池行业在A股上市,过去五年从2012年开始一共26家企业,过去两年一共是10家。这个数字特别少,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1100家,锂电池这么大一个行业只有这么少的上市公司,确实很少。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很多公司只有到现在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上市条件,而且通过A股上市说实话时间还是有点长,两三年的时间,但是很也发展太快,大家等不及。所以很多公司要早几年跟上市公司合作,否则的话在产能扩张的大潮中可能被刷下来。这也是为什么A股锂电池企业通过IPO上市的特别少,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包括在可预见的两三年内,通过IPO上市的也不是特别多,我这儿也列了一下,现在在证监会排队的也只有9家,所以未来两年内,能上的也就10家左右,这还是比较乐观的。
 
再讲一下未来的趋势,再往后看,会不会很多企业做IPO,上市锂电池呢?我自己感觉,可能这个时间轴再拉长一点,也不太可能。锂电池行业现在的规模,如果把动力和消费电子电池都拉进来可能是两三千亿,在座的比我更有概念。锂电池上市公司一共有150家了,上游的光伏每年也是两三千亿,上市公司的规模大概140家左右。上市公司的规模跟投资规模是有相关性的。
 
再举个例子,我自己看东京的电力设备行业,中国电力设备行业,包括上游的发电,中游的电网和下游的做配电的应用,整个一年的投入大概六七千亿,它的A股上市公司大概一百六七十家。
 
随着发展,锂电池上市公司的数量再大幅度提高可能也不大,但是现在没有上市的公司也不用灰心,这里面变数还是有的,是不是有新的市场起来,会不会在行业发展中导致的有人掉队,有人起跑。也包括核心技术的发展,在细分领域是不是有公司出来,达到规模通过IPO,这都是有可能的。毕竟锂电池行业是年轻的行业,未来还有很多变数。
 
原标题:中金投行部总经理:过去6年锂电行业为何仅有26家实现IPO?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锂电池 锂电池行业 新能源汽车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