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大战:一篇文章看懂科技巨头和汽车制造商的“极限挑战”
通过将更有推动力的新材料成分添加到电池中,创新者们正努力冲刺5分钟充电的临界线。目前,特斯拉、大众、雪佛兰,以及其他一些汽车厂商纷纷推出价格在3 5万美元甚至更低的电动汽车。但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是存在—
目前大部分的电动汽车都能标配等级一和等级二的充电,但提供等级三或者400V/50 kW的充电则还在少数。如果控制不好,快充产生的热量在传导过程中很可能会损坏电动汽车引擎。支持快充的方案很难做到,一些低价的电动汽车甚至都没有快充反馈系统。
快充方面也有了一些进展。例如,最新的雪佛兰Bolt电动车就能够支持高达55千瓦的充电电压(在理想温度下),一份来自Innovative Vehicle Institute的报告显示。
高伏充电崭露头角
为了准备好迎接电动汽车时代,越来越多千瓦/每小时的充电方案正在浮出水面。
特斯拉的1000个“超级充电站”正逐渐在美国铺开,能够实现120-150千瓦/小时的充电速度,是目前最强大的充电方案。而且马斯克已经发推文表示,可能未来能够实现150千瓦/小时的稳定充电。2018年,特斯拉将建成1.8万个充电桩,但受益者也仅限于特斯拉车主。
在欧洲,一些汽车巨头(如宝马、戴姆勒、大众、保时捷和福特)已经携手合作,准备在2020年前部署800V、350千瓦/每小时的充电桩。保时捷透露,届时将有100个充电桩分布在欧洲和规划地区的主要高速公路旁。
科技初创Chargepoint已经在美国运营着超过3.3万个等级二的充电桩,1.6万个充电站,近期它还开始与加油站的业主合作,为他们提供升级版的Express Plus充电站,这种充电站据称能够提供高达400千瓦/每小时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案。
或许再过几年,这些充电桩就可以提供800V/350-kW的能力了。(很好奇亚马逊的石油运输无人机,会不会也复制这种模式实现充电的运输和过渡呢?)
除了充电桩技术的升级,电池方面的技术创新也在日益涌现。
目前研发电池技术的一些代表性科技初创和制造企业
电动汽车生产商不是唯一在操心电池容量的参与者。一些技术公司也对此趋之若鹜,图的就是把自己的系统卖给汽车公司,为电动汽车提供更佳性能的选择和更快的充电方案。
技术公司正在跟踪“挖”出锂电池的弱点(这类电池至今仍是电动汽车发电的一大主流选择),但锂电池的充电容量换和里程续航电力还要走很长的距离。
以色列一家纳米技术初创StoreDot今年3月最先展示了一种称为“FlashBattery”的技术,能够在5分钟之内充电成功,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300米(根据电动汽车车型有所差异)。
作为一家以纳米技术起家的公司,StoreDot专注于使用一种有机成分代替锂离子电池中的常规化学成分。除了能提供超快充电,StoreDot的FlashBattery还拥有一些优异的性能:
- 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更环保安全,生产过程更友好
- 在高温条件下性能更稳定,不容易自燃
- 与现有电动汽车电池相比,价格更具竞争力
该公司预计这种电池可在未来3年内大规模上市。
与此同时,东芝、三星等科技巨头也凭借自己的优势,弥补现有锂离子电池中的缺陷:
东芝2008年首推其可充电电池SCiB,如今这种电池已经逐级升级应用到电动汽车当中,甚至电轨车、电梯、电站等工业级设备设施中。另外,东芝还推出了一种全新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主要由钛铌氧化物构成。它还研发了一种能够利用SCiB电池来更高效存储锂离子的方案,不仅能产生更多电能,还能延长电池寿命。可以在5000次充电使用后仍保持90%的充电容量。在第三等级充电方案下,这种电池充电6分钟后即可提供近200米的续航里程电量。东芝联合开发中心的负责人称其为“一次里程碑”,预计可以在2019年推出这种新一代的SCiB电池投入实际使用。
三星在2017年9月的法拉克福汽车零部件展上推出了一种“多功能电池包”(multifunctional battery pack)——型号为21700,可为电动汽车续航430米。用户可根据需要改变电池组中的模块数,如安装了由20个模块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可达600-700公里,而安装10-12个模块的电动车续航里程仅会在300公里以内。据了解,这种电池的成分有点类似特斯拉Model 3中使用的2170型号电池——马斯克曾称特斯拉2170是“全球能量密度最高,同时性价比最高的电池”。
为电动汽车革命“充电续航”
电池驱动下的电动汽车将成为交通运输的未来,消费者们的兴趣也日益旺盛:虽有充电时间长、充电桩数量不足等门槛,2016年电动汽车的销售量还是同比增长了37%。
随着动力电池越来越容易大规模制造(并且成本更低),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进来,一起为为电动汽车革命“充电续航”。
原标题:电动汽车充电大战:一篇文章看懂科技巨头和汽车制造商的“极限挑战”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