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鹤翔和柯福生团队锂硫电池研究获突破
导电聚合物-MOF复合材料与对比组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优劣比较以及在高倍率10 0 C下长循环测试曲线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导电聚合物-MOF复合材料与对比组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优劣比较以及在高倍率10.0 C下长循环测试曲线
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近日在线发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邓鹤翔、柯福生团队锂硫电池(Li-S)突破性研究成果。
该研究采用导电聚合物(CP)和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复合电极,首次实现Li-S电池在16.8 A/g充放电电流下1000周循环,揭示了MOF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被杂志社评选为VIP文章,并被选作内部封面展示。
论文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High Charge–Discharge Rates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高充放电速率锂硫电池》)。邓鹤翔、柯福生为通信作者,博士生江浩庆、硕士生刘晓晨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研究生邬玉珊、宫煊、舒于飞。
长期以来,MOF材料的应用集中在气体分离、存储、催化等领域。受导电性限制,MOF在电化学应用方面的关注较少。如何充分发挥MOF极性孔道传输离子的优势,提升导电性具有决定性意义。传统路径是直接设计合成导电MOF,研究人员没有采用这一路径,而是将导电聚合物与MOF复合,成功将导电率提升7个数量级。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阴极,在10.0 C(16.8 A/g)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仍有440 mAh/g的容量,倍率性能优于传统碳基载硫材料。通过对比多种孔道拓扑结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MOF的孔道结构对其高倍率下的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具有通透十字交叉结构的MOF非常利于离子扩散,其大倍率充放电性能最佳。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