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燃料电池新突破 推动产业化加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4日发布消息称,由该所持股企业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HYMOD-300型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经寿命测试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4日发布消息称,由该所持股企业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HYMOD-300型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经寿命测试和整车应用验证,突破了车用燃料电池5000小时的耐久性难关,成为中国首例自主研发的超越5000小时耐久性的燃料电池产品。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2017年起实施的新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规定,燃料电池车的补贴标准保持不变,这表明了国家对燃料电池车的大力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分别为5000辆、5万辆以及百万辆。
工信部部长苗圩2月份时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会与纯电动汽车长期并存互补。工信部下一步将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技术攻关,开展示范运行,并优化发展环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根据新能源补贴新政,纯电动补贴逐步退坡,但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在2020年前保持不变,大中型客货车达50万元/台。商业化进程加快,氢能源电池汽车将迎来风口。
我们前期分析曾指出:国内多家企业在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辅助系统、整车制造以及加氢站方面积极布局,如上汽集团(600104.SH)、同济科技(600846.SH)、大洋电机(002249.SZ)、富瑞特装(300228.SZ)等,产业链初具雏形。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