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电池集中“退役” 电池回收“收益”如何兑现
我国第一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很快迎来集中报废期。市场研究机构发布数据称,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约1.2万吨,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激增至约24.8万吨。废旧动力电池集中“退役”给回收产业带来了机遇窗口。
然而,要兑现这笔“收益”并非易事,不成熟的技术、不规范的处理、不到位的监管,都有可能侵蚀发展红利,建立一个成熟、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势在必行。
“报废潮”带来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机遇期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除保留部分非纯电动车作为应急运力外,全市专营公交车辆已全部实现纯电动化。到2020年,深圳还将实现出租车100%电动化。
这是我国迈向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3万辆。
然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车载动力电池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集中报废期。“我们分析认为,2018年之后,国内退役动力电池的规模将会快速上升。”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白旻说。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提高电池原材料循环利用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规避废旧动力电池给人和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
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与过去含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的铅酸电池不同,新能源汽车普遍使用的锂电池对环境危害相对较小,电池中的铜、钴、锂等金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废旧的动力电池将会受到回收处理企业的青睐。“锂电池浑身都是宝,不怕没人处理。”
“经济账”不能简单算,当心产业机遇变社会问题
——产业化技术不成熟挤压盈利空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长令认为,目前,动力电池退役判断标准及检测技术、可梯级利用电池剩余价值评估技术、单体电池自动化拆解和材料分选技术等关键性技术还不够成熟,一些电池回收企业仍采用手工拆解或者传统回收工艺。据测算,采用传统工艺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回收处理1吨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不仅无法盈利,反而可能亏损。
——锂电池处理不当存在燃爆和污染的风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哲鸣说,锂电池相对环保,但并不意味着在处理过程中就不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当电池耗损到一定程度或者在运输中发生碰撞之后,都有可能发生短路,容易导致电池燃爆。
——部分电池流向缺乏监管,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来自工信部的信息显示,中国铁塔公司自2015年开始,在黑龙江、天津等9省市建设了57个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试验站点,目前已扩大到12省市,建设了3000多个试验站点,涵盖备电、削峰填谷、微电网等各种使用场景。但白旻提醒,一些废旧动力电池也可能流向非正规的回收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简单拆解,将部分电池再次出售给其他领域用户,如低速电动车、电动玩具制造商等。
建立成熟高效的回收处理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加快制定更加详尽细致的行业标准。2017年12月1日,《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开始实施,另一项重要的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也于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然而,一些细节问题仍然困扰着相关企业,专家呼吁制定更加详尽细致的标准。研究显示,以废旧电池的运输为例,如果按照危废品标准运输,不仅跨省运输将耗费较长的审批时间,而且需要专门车辆运输,其成本将会成倍增加。
其次,专业回收企业联盟牵头,进一步整合回收网络。电池回收涉及消费者、经销商、车企等多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果不同的企业分别建立自己的回收体系,将造成重复建设,影响回收效率。张哲鸣、白旻等专家均建议,在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的前提下,主要依靠专业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企业,由受到广泛认可的协会、联盟牵头成立全国统一的回收网络。
第三,建立电池编码追溯制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副教授葛建平建议,尽快制定动力电池编码强制标准,建立动力电池数据库。工信、工商、环保等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对于违法违规回收处理动力电池的小作坊要坚决惩处。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