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正极材料总产量为20.8万吨 同比增长29.53%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正极材料总产值达417.1亿元,同比增长95.1%;总产量为20.8万吨,同比增长29.53%。其中,NCM材料产量8.6万吨,同比增幅58.6%;LFP材料产量5.5万吨,同比略有下滑;LCO材料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26.8%;LMO材料产量2.2万吨,同比增长43.9%。
2017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
1)2017年正极材料上游镍、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正极材料价格上涨;
2)国内终端电动汽车与3C数码产品持续增长,特别是电动车,直接带动国内三元材料需求迅猛增长;
3)新补贴政策与能量密度挂钩,使动力电池向三元电池路线发展的趋势更明显,刺激上游三元材料企业纷纷扩大生产;
4)2017年,国内小米、传音等手机生产企业出口量大幅提升,带动上游钴酸锂电池及其正极材料产量上升;另外国外钴酸锂企业逐渐减少生产,三元材料、钴酸锂出口到日韩增多。
2017年NCM材料在正极材料细分领域中产量同比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有:
1)2017年下游三元电芯企业新增产能释放,三元材料采购量加大;
2)2016年初暂缓三元电池用于客车的政策使三元电池市场暂时受阻,2017年三元电池发展方向逐渐明确,产量迅速提升。
另外,2017年LFP材料产量小幅下滑,主要是2017年Q1、Q4季度大量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出现缩产、停产,改以清理库存为主,使总产量下滑;LCO则受国内出口量持续上涨与软包数码电芯企业需求量上涨的拉动,保持稳健增长。
2017年碳酸锂价格处于高位,均价高达17万元/吨,同时2017年镍、钴金属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带动正极材料价格上涨。年初随着动力电池的逐渐回暖,同时电芯企业备货,带动2017上半年正极材料需求强劲增长。但随着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实施,整车厂降价压力增大,将成本压力传导至动力电池厂商及材料厂商。未来几年,正极材料厂商也面临降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等压力。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