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无线应急通信网络的方案及安全性研究
系统快速反应、准确处理的特点,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接入速率高,易于扩展,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3.3 应用场景
单一的点对点通信网络,可以实现电力故障应急恢复;当出现大的突发事件时,也可以作为宽带无线本地接入网的回程使用;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则作为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通信手段。具体应用场景为:
(1)当出现一般故障需要进行简单的通信恢复时,可将COFDM无线传输网桥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故障线路两端的变电站内,在10~20km的范围内恢复远端变电站的通信。保证电力信息及时安全地传输,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2当出现大的突发事件需要进行现场应急指挥时,采用COFDM技术实现点到点无线传输,可构成应急通信系统现场指挥通信回程网络,将故障现场信息通过COFDM无线传输网桥回传到后方指挥中心,实现远程应急指挥。
执行任务时指挥通信车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可通过COFDM无线局域网构建回传信道,及时地在指挥车、指挥中心之间建立视频、语音、数据传输通道。
语音、数据码流由车载复用/交换设备汇聚,视音频监控码流则通过视音频矩阵进行选择、编码。编码后的视音频监控码流与语音、数据通过复用、调制、变频和功率放大后,通过指定的转发器发回指挥中心,供指挥员参考。指挥中心也可以采用同样方式将视频、语音、数据信息下传至指挥通信车。
4 安全体系为了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系统的安全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网络层次,应该使用不同的安全技术有针对性地保障该通信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电力应急系统的安全体系
4.1 回程网络的安全
本方案中采用VPN技术保证回程网络的信息传输安全。VPN技术,又叫做虚拟专用网,它通过在网络中建立一个独立稳定的安全链接进行通信数据的传输。
VPN架构中采用了多种安全机制,如隧道技术(Tunneling)、加解密技术(Encryption)、密钥管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Authentication)等,通过上述的各项网络安全技术,在现场应急指挥车和指挥中心之间建立一个独立的通信信道,确保资料在公众网络中传输时不被窃取,而且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的安全级别设置不同的传输优先级,保证重要的现场数据能够第一时间传送到指挥中心,保证现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McWiLL接入网的安全
现场接入网络McWiLL的安全体系可以实现以下3个目标:
(1)保护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安全性。
(2)保护合法用户的通信信息不被窃取或监听。
(3)保护网络资源不被非法终端使用和

责任编辑:廖生珏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