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储存有多远:跨过数据安全问题即可到达
云存储即DaaS(存储即服务),专注于向用户提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存储服务。它的特点表现为弹性容量(理论上无限大)、按需付费、易于使用和管理。云存储主要涉及分布式存储(如分布式文件系统、IPSAN、数据同步、复制)、数据存储(如重复数据删除、数据压缩、数据编码)和数据保护(如RAID、CDP、快照、备份与容灾)等技术领域。
从目前的一些统计与预测分析数据来看,云存储市场与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有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已经认可这种模式,但更多人的用户仍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四大问题限制云储存
一、性能瓶颈
云存储以互联网为基础提供存储服务,私有云存储可以基于LAN,但公有云则需要通过广域网WAN来承载。由于带宽的限制以及网络复杂性,造成较大的数据访问延迟,尤其是对WAN来说,数据访问性能和实时性是个巨大的瓶颈。对性能和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则无法使用云存储,TB/PB级以上的海量数据访问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用户需要使用数据时,却无法及时获取数据,云存储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标准与互操作性
云存储目前属于处于混沌局面,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各云存储服务还将各自为战,无法统一标准。这样,云存储服务之间在数据存储格式、访问协议、授权与认证方式、用户界面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无法做到数据互操作性。考虑这样的情形,用户同时使用了几家云存储服务,或者用户需要更换云存储服务,即从一家云存储服务迁移到另一家云存储服务。没有标准和互操作性,可以想像这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三、访问与管理
云存储特征之一是易用性和管理方便。用户希望云存储服务易于使用,用户交互接口简洁,无需改变原有的使用行为,能够对现有的应用系统透明(即应用不需要修改)。这就需要服务商提供各自专用的用户界面,甚至要求用户进行开发。另外对于数据管理,各家云存储这个环节也很薄弱,要么非常简单,要么基本没有。
四、存储容量
云存储理论上存储容量无限大,用户根据需要使用并付费即可。但资源总是有限的,用电高峰的夏天很多地方都要拉闸限电。所以,存储容量的问题还是会限制很多用户对云存储的需求。对于大量长期的海量存储容量租用,云存储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支持,无法想像EB、ZB级的云存储数据中心是什么样子,更无法想像其供电、空间、冷却问题该如何解决。
以上四个问题成了云储存发展的重要阻力,但其实,云储存甚至是云计算本身还有个重大问题必须解决。
最大的障碍仍是安全问题
数据安全性是用户最为关心的,尤其是用户的关键数据。数据安全包含三个目标,即完整性integrity)、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简而言之,完整性要求信息必须是正确和完全的,而且能够免受非授权、意料之外或无意的更改;机密性要求信息免受非授权的披露;可用性要求信息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以满足业务需求。现代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严重增强,信息数据逐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数据损坏或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数据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病毒、硬件设备的失效以及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数据的丢失、破坏、篡改、失窃等都会都是用户所极为担心的。2010年中国云计算调研报告显示,数安全性与隐私仍然是广受各类企业和用户关注。埃森哲发布2010年中国云计算调研告也显示,6成受访者“十分担心”数据安全与隐私。另外,用户普遍认为,数据存放在别人那里终究不如自己存放安全。因此,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它也将成为云存储的绊脚石。
数据本源防护排除安全障碍 无限靠近“云储存”不是梦想
4大问题限制云储存的发展,但是只要人们重视,技术发展总会解决。但安全问题会一直困扰云储存,这是信息技术的通病,或者说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信息时代,一切事物依赖快速流转的信息流快速发展和进步,价值数据和信息成为了主导这个时代的关键。正是由于这一点,数据正遭受越来越多的威胁。所以云储存遭遇多样的安全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
云储存和用户之间,永远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数据安全鸿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既然知道了威胁目标是数据本身,只要我们采取对数据本源具有防护效果的安全技术就能摧毁那道安全障碍,而多模加密技术则是当今最好的本源防护技术。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保证本源防护即加密质量的同时,多模加密技术还能应对数据存在的多样安全环境,比如云储存环境,云加密需求的问题。这种灵活、本源、全面的加密技术是排除用户与云储存之间障碍的最好选择。而这种技术使用的典型代表正是山丽的防水墙系统。
云技术和云储存正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是不争的事实。想要安心的使用云储存,排除云技术等本源障碍,及时防范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的障碍——数据安全问题,采用具有针对性且灵活的加密软件就是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廖生珏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