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碳管理系统
碳中和、零碳是风口,机会很多,建议多关注,这篇回答写了三千字:《财富》排行榜列出的改变世界的公司,看了一下前10,包括:疫苗制造商(全球):抗击疫情时表现突出的疫苗厂商科技集团(中国):在零碳生态里的重要作用开市客(美国):提高劳工待遇桑坦德银行巴西分行(巴西):Viatris(美国):让更多的低收入病患用上一种至关重要的艾滋病药物戴姆勒公司(德国):保护儿童PayPal (美国):缩小种族贫富差距KCB集团 (肯尼亚):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借款人渡过难关美国银行 (美国):改善员工福利待遇ReNew Energy Global(印度):推动风能和太阳能发展《财富》杂志会根据三个方面来考察:1. 可衡量的社会影响,能够被广泛关注的;2. 经营业绩,特别是对于盈利能力和股东价值的贡献; 3. 创新水平,是否超过了业界的同行,以及其他公司是否效仿或者与之合作。换句话说,又要能赚钱,又要有很强的外部社会效应,在大家比较熟悉的领域如抗击疫情、保护儿童、缩小贫富差距、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等等。任何一家企业的使命都不仅仅是赚钱,当企业做到足够大,一定要在某个方向上能够有利于人类的福祉。我们经常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能否让世界往好的方向发展。
例如,开市客这家公司为什么能上榜?因为在疫情期间,开市客上调了20多万员工的内部最低薪资,提供了带薪病假等措施,这让他们留住了更多优秀员工,销售额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保持了顾客的忠诚度。而同时,他们的竞争对手、例如亚马逊和沃尔玛,也不得不给数十万员工加薪,整个行业的员工都因此受益。自己赚了钱,社会上的劳动者也跟着沾了光。再例如,肯尼亚的KCB集团是东非第二大本土银行。他们在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等国家,为饱受疫情困扰的借款人重组了逾1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每年还为多达1万名的青年提供职业奖学金。著名的玩具厂商乐高也获奖了,因为他们在研发更加环保的积木。该公司每年生产1,000亿个积木,耗费的塑料超过10万吨。而他们现在在尝试用可回收材料生产,一个1升的瓶子可以生产10个2乘4的乐高螺柱。同时还在淘汰一次性塑料袋,软体玩具现在是用一种从可持续采购的甘蔗中提取的塑料制成的。在上榜的50多家公司里,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气候变化给全人类带来挑战。 在这个榜单里,排名第二的是一家中国公司科技集团,他们凭借在零碳生态里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排名最高的独立企业,这背后是整个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方面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以及产业能力。为什么零碳成为了改变世界的一大助力?在人类的发展当中,从工业革命开始,几乎每45~60年就会有一个长期波动,在这个阶段往往会有一些稳定的趋势。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揭示了这个现象,我们将这个长期波动称为康波。例如,在1800~1850年的时候,蒸汽机、纺织机是主流,再之后是铁路和钢,然后是电气、化学,石油、汽车,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开始,信息技术成为主流(人们一度认为生物技术也是主流,现在看起来仍然是信息技术在主导)。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格局重新变化,新的公司快速崛起,很多人都因此而受益。而在之后呢?我们需要发现新的康波周期,早早开始朝这个主流方向发展。最近两年在国际舞台上,无论平时有多少分歧,在一个领域上各个国家都有共识,就是全球都需要一起应对气候变化。中美、中欧一直在就气候变化展开谈判,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碳排放,尽早实现碳中和,中国也做出了自己的承诺,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人类历史上99%的时间里,我们都并不依赖化石能源。而自从煤、炭、油、汽被挖掘应用之后,人类社会一方面走上了快车道,另一方面也不断在破坏着环境,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必须要控制的时候。新的康波周期,零碳是主线之一。碳中和是指企业、团队、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各种措施,减少的温室气体总量相互抵消,实现零碳排放。零碳并不是不排放碳,而是在总量上进行控制,实现净排放为零。 (图片来源:)煤炭成就了英国,油气成就了美国,而接下来,全球的焦点都是降低碳排放,这需要从能源结构到能源利用的整体调整,也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竞技场。2020年开始,欧盟在航空领域强征碳税,看起来这是遏制气候变化的手段,而实际上,这样可以提高欧洲航空公司的竞争力,以碳配额作为新的贸易壁垒。未来全球主要国家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将碳排放作为贸易武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必须走在前列,这是我们长期发展的关键。现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约占全球30%,增量部分占44%。在这个背景下,国内有一批零碳产业相关的企业。这家公司很多科技领域之外的朋友知道的还不多。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同时也是现在表现特别突出的零碳生态企业。所有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企业,都容易被大众知道,而面向产业、企业、政府的企业,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就更难被公众认知到。实际上,在下一波浪潮、零碳的机会当中,是最大的黑马之一,2021年1~9 月,能源风电项目中标量居全国第一。在零碳生态里最大的优势有三个:第一、产业链和资本整合的优势有一个新闻挺值得关注: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红杉资本在互联网领域家喻户晓,很多互联网大厂的背后都有红杉的投资。红杉在中国投资的项目包括京东、阿里、蚂蚁金服、字节跳动、大疆、蔚来汽车等等。对于很多科技企业来说,能够拿到红杉的投资,本身就是一项品牌背书。未来如果能够完成在零碳产业链里的深度布局,协同发展,借助自己的平台和资源将更多的创新产品化,还会有巨大机会。第二、系统落地的优势零碳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能源的生产,还包括中间的监控等等,精细化、定量的控制每一步的碳排放。的布局基于整体的零碳生态,在多个产业上支撑零碳的实现。现在,包括苹果生态链、微软等很多企业都在和合作,构建企业的零碳能力。已经打造了多个零碳产业园,例如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能够对碳排放指标进行监控,未来这样的产业园会在很多地方落地。能够把产业链里的各个环节整合起来提供服务,这也是的优势。第三、创新和产品化优势打造了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该系统在全球AIoT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基于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这一数字底座,推出了可一站式实现碳中和闭环的方舟能碳双控管理系统,将能源产业和科技创新结合,横跨“新煤炭”、“新石油”、“新电网”,借助自身优势进行产品化,拥有跨行业产业整合能力。现在全球的几个趋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是一个,以零碳生态为基础的碳排放革命是另一个。这两年,碳排放领域的新闻特别多,全球政府都在推动碳排放的进程,整个零碳生态会在未来五到十年迎来爆发。 无论是投资还是个人发展,都应该建立在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上。 举个例子,为了实现零碳,从能源的生产、输送到使用,整个碳足迹应该能够被精确追踪,这是控制碳排放的基础。而这里面就存在着很多 to B、to G 的智能化应用机会,从物联网、区块链到互联网的产品应用,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点。
如果你刚好在做这个领域的事情,和零碳生态结合,也许就有新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对这样的产业保持足够的关注度,做时间的朋友,机会往往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现在市面上有没有比较成熟的碳管理软件,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管理
有,
由碳阻迹独立研发的碳管理软件全称为企业碳排放计量管理平台(Carbon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是中国第一款符合碳盘查标准ISO-14064和GHG Protocol的碳管理软件产品。通过该产品可以实现量化、分析、管理和报告企业碳排放,现已经获取三项软件著作权。
企业碳排放计量管理平台具有以下突出功能/特点:
遵循国际标准 ISO 14064
国际/国内认可的排放因子—IPCC, Defra, 发改委
随时随地浏览器轻松访问,不需安装任何软件。
组织架构 -- 帮助企业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
数据审计--记录活动数据来源及录入人及时间等信息。
图表分析–实现情景分析、合并、比较排放源功能。
碳排放报告(PDF, XLS, XML)--用于碳信息披露。
多语言切换–适用于各国用户。
在线帮助–客户在线提问,系统后台反馈咨询建议。
iBUILDING在建筑能源管理中有哪些体现?
在建筑能源管理中,iBUILDING有效地根据建筑的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实现能源智慧化适配与管理。在美的工业园西区,iBUILDING打通园区电网系统、碳交易系统、能源系统、暖通系统。在发电侧,利用自有办公楼屋顶开发分布式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抵消化石能源消耗。在能源消耗侧,加装数字传感器的MDV8通过建筑空间特征识别、系统冷媒温度判断、室内机风量流量自适应达到主动节能。iBUILDING还打通了碳管理系统,电网系统,可以实现碳交易与绿证交易,最终在其办公区域实现了碳中和߅
能源管理系统厂家排名?
1. 启迪思安能源管理系统 启迪思安围绕能源、网络和用户展开,包括对用户的整个供能系统监控,实现整个系统的过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提高供能系统的管理手段,实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管控一体化的平台,它实现了从产能、能源网络到能源系统的整体优化。
2. 康派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康派智能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电力物联网领域,形成了智慧能源管理、智能运检、预付费三大业务主线,以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终端监测设备、通讯管理机、端设备、软件平台为竞品优势,具备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实施交付、巡检运维的“交钥匙”服务能力。 3. 格创东智能源管理系统 格创东智支持能源信息化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微服务架构支持快速部署,弹性扩容、能源管理数据快速接入,灵活部署可按需拓展服务方式,提供智能分析解决方案,场景化的全面能源统计分析,动态监控客户碳排放数据,实现能源管控。 4.金铂腾能源管理系统 金铂腾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能源管理系统,支持数据报表导出、归档、历史管理、存储、趋势分析,实现全方位监测和实时预警,保证智能调节。 5.朗坤智慧能源管理 朗坤是基于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建立的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成的企业能源维护与管理工具,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采用集中扁平化的全面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 6. 先博节能能源管理 浙江先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节能改造和智慧能源管理的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专业从事节能技术研发、节能设备制造、企业能源管理平台开发,同时也为用户相关能耗设备提供能源诊断、方案设计、工程实施和运行保障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服务。
如何建立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之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企业碳排放减排目标并将减排指标分解至企业各个生产运营环节,关键是需要掌握企业碳排放减排现状。因此必须要采集并统计企业碳排放量,建立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并根据排放数量实时更新数据库。
1、采集的方法可采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或手工录入的方式。
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查询功能、排放水平评价识别、预测与预警功能、决策支持和交易管理等。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涉及不同产业,碳资产和碳排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碳核算和报告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统一化,实现高效运转和管理。
2、掌握了企业内部的碳排放现状
首先在企业内部形成碳排放的小交易系统,统一调配企业内的核证减排量,尽量使内部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并可适当参与外部市场交易,在市价较低时买入一定的产品进行储存,市价较高时卖出部分多余酉濒,以降低体碳排放成本,甚至获得额外的利润。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能源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智能风机的研发与销售、智慧风场管理软件服务、智慧风电技术开发、智慧风电资产管理服务、智能电网、储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等,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能源成立至今连续多年业务成倍增长,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智能风机的研发与销售、智慧风场管理软件服务、智慧风电技术开发、智慧风电资产管理服务、智能电网、储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等,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丹麦全球创新中心是中国风电企业在丹麦最大规模的研发机构。集团员工总数接近600人,国际员工占20%,硕士和博士超过60%,研发及技术人员达到80%,集团销售收入60亿。2014年预计达到800人,集团销售收入100亿,人均价值创造与谷歌、苹果相当。
扩展资料:
以“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为使命,致力开创美好能源世界。作为数字能源技术领军企业,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智能风机产品公司,构建了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EnOS™ 。
拥有智能风机和风场、 EnOS™ 智能物联操作系统、阿波罗光伏、“楼宇智能大脑”、智慧储能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在美国、德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设立了全球技术创新中心。
从建立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把自己局限为一家能源公司。我们希望以能源为切入,将人文与科学相结合,以设计思维创造产品,去探索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生态的关系、人类的演进与命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雨田
-
储能、虚拟电厂和电力现货市场的关系 一张图告诉你
-
南方电网:电力仿真软件上云 计算提速360倍
2023-03-02南方电网:电力仿真软件上云 -
14家企业入驻智能电网电器产业园
2023-03-0214家企业入驻智能电网电器产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储能、虚拟电厂和电力现货市场的关系 一张图告诉你
-
广西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试点建设实施征意见
2023-02-02源网荷储一体化 -
山东储能爆发是什么推动?
2023-01-11山东储能
-
南方电网:电力仿真软件上云 计算提速360倍
2023-03-02南方电网:电力仿真软件上云 -
14家企业入驻智能电网电器产业园
2023-03-0214家企业入驻智能电网电器产 -
数字电网的多重知识表达,为电力系统“画像”
2023-03-02数字电网的多重知识表达,为
-
方舟碳管理系统
2024-01-22方舟碳管理系统 -
电力体制改革倒逼电力企业信息化!2018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2019-01-30电力企业信息化 -
探讨物联网软件的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