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如何构建节能的UPS供电系统

2013-12-25 09:52:55 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  点击量: 评论 (0)
由于IT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是一个巨大工程,比如金融和电信的数据大集中不仅仅是效率的提高,也将是管理模式和业务流量的全新变革,所以当前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用雨后春笋来比喻,据有关资料介绍,

器提供全部负载功率。在这里Delta变换器和主变换器均具双向变换的功能。主变换器给电池充电,而充电的时机和充电电平则由Delta变换器控制。该电路最大的特点就是用20%的功率去控制100%的负载功率。

 
 

上文中提到,打造节能的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第一步就是要选择节能的产品,在当今选择UPS产品时只有高频机型UPS能够满足这一要求。除此之外,如果再规划简洁的配电系统,加之设计节能的运行模式,就能够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规划简洁的配电系统

有了节能的供电设备,如果没有很好地规划设备的连接和配置也得不到好的节能效果。

 

图9 高频机型UPS供电的“臃肿”系统

尤其是有的用户认为可靠性是用钱堆起来的,认为设备越多可靠性越高。实际上设备越多增加的串联环节就越多,相应地可靠性也越低!如图9所示就是高频机型UPS供电臃肿系统的一个例子,说它臃肿是因为这本来是一个很节能的供电系统,两台高频机型UPS冗余并联后给负载供电,简单明了。可单单设计者又给UPS后面串联了大功率变压器,又串入了两台大容量STS,致使效率至少损失了4%~5%,不但投资增加很多,占地面积也大为增加。为什么会这样规划呢?原因是设计者机械地理解了美国的G4标准,认为只有做成所谓的双总线,系统才可靠,这就陷入了用过多设备堆积可靠性的误区。实际上图9的每一路供电路径上多了两个故障点:变压器和STS.可靠性下降了数倍。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东西太少了,就是说,增加了这方面的功能却牺牲了另一方面的功能,这就是有得有失的道理。

 

图10 用1+2结构模式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如果改用图10的方案,采用1+2结构模式,这里虽多了一台UPS,但却少了两台变压器和两台STS,要知道一台STS要比同容量的UPS贵得多。而且第三台UPS的引入,不但使系统可靠性大为增加,而且也是系统的过载能力又增加了一倍。

当然,多台UPS冗余并联虽是提高了可靠性,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那就是使系统效率降低了,因为原来两台工作时各为50%负载,当3台工作时,每台的带载量才仅有三分之一。为此可采用图1 1的改良式1+2节能供电方式。在这里高频机3UPS在正常时处在转换开关ZS的中间空档位置,其他两台UPS按50%方式供电,处于效率最高点。任一台UPS故障,3UPS就接通到故障设备的一方。提高了可靠性也提高了运行效率。

 

图11 1+2节能工作方式

 

另外,双总线采用STS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当一台UPS故障时就可以利用STS将另一台UPS转接过来,如图12双机双总线1所示。但为了这一点功能就采用两台STS未免小题大做。

 

图12 双总线结构方式两台UPS互相转换方案

可以采用图12双机双总线2的方法,用一只母联开关即可。在两路UPS正常工作时,母联开关是断开状态。当其中一台UPS故障时,母联开关闭合,也达到了上述目的。这一改变也并非无足轻重。如果母联开关采用电子式,即静态开关,其设备量大为减少,如图13所示。

 

图13 母联开关与两台STS设备量的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样的大功率可控硅,两台STS就用了24支,而一个母联开关只用了6只,节约了18支的设备量和功耗,也极大地减小了占地面积。

设计节能的运行模式

有了节能的产品,设计了简洁的供配电系统,如果再规划出节能的运行模式,这样步步为营、步步节能的供配电方式就可得出很好的节能效果。图14所示为一个500kVA的负载用双总线供电的例子。这里采用了2台550kVA的模块化UPS,每台550kVA的模块化UPS机壳中有两台275 kVA的模块化UPS,为了提高效率,在正常供电时就可以令其中一台275 kVA的模块化UPS休眠,形成2+1工作模式。而且随着负载的减小还可以工作在1+1模式。

 

图14 模块化UPS节能运行模式

 

图15的节能运行方式是在电网电压稳定在指定范围时接通旁路开关,和ECO工作方式不同的是,此时逆变器并不关机,而是出于一种类似休眠地等待状态,它的功能类似于无功功率补偿,能把电网中突变之类的干扰抑制掉。这时的效率可达97%以上,又进一步节约了能量。

好多IT设备都是双电源供电,所以往往双总线供电方式有不少是采用两套塔式单机供电,如图15所示。在此情况下大都采用两台UPS各供50%的配电方式,这样做的结果不能使效率达到最高点。一般效率最高点往往不是在100%功率,而是在70%~100%之间。如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