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秘密?
近日,国家水利部公布了2017年度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名单,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建设的“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榜上有名,这是广东省和南方电网首个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主要满足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用电增长需求。在该工程建设过程中,优化设计路线,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减少了径流冲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实现了较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效益。
“该工程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继续坚决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该供电局基建部主任杨毅斌介绍,该工程开创了小项目获大奖的先例。
因地制宜优化线路 减少几千平方米地表扰动
走进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园区提供电力支持的正是位于梅县南部畲江镇的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
该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年底正式投产运行,不仅满足了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用电需求,还提高了梅县南部电网的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对于保证该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为最大限度防止工程建设对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梅州供电局在项目的可研设计、施工、竣工阶段,始终坚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三同时”制度。“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它是防止新污染和破坏的‘法宝’,能将工程水土的破坏降到最低。”梅州市水务局水土保持科科长许志阳表示。
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该供电局基建部黄文启介绍,项目设计之初,经过现场详细勘察,供电局对整个线路走廊的路径进行了优化,缩短了约1.1公里的线路走廊,从而减少了16座塔基的建设。“塔基的减少意味着项目所需开挖破坏的山体面积减少了,以每座塔基占地250平方米计算,减少16座塔基相当于减少了几千平方米的地表扰动。”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实现生态工程效益
在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站里,设备下铺着混凝土石子。黄文启介绍,此为透水混凝土,可引导雨水流入地下管道,不会造成雨水积存地表。“透水混凝土是我们在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中采用的新材料。以往工程完成后,雨水积留地表,使地表上长满苔藓,不仅容易导致路面湿滑,也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透水混凝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在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无处不在。架设输电线时,工程采用了无人机过线的方法,让无人机携带牵引绳,穿过高山,牵引到目标铁塔上。“每座铁塔直接的距离很大,人工放线需要攀爬跨越,面临各种危险,用无人机过线的方法,不仅可减少人工放线的危险,还可减少因开路等造成的树木砍伐及地表扰动。”黄文启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减少了径流冲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在项目规划设计时,梅州供电局充分考虑了变电站区的竖向标高,通过抬高整个站区的场地标高,尽可能减少场地弃土量,该工程大概减少了近2万立方米的土方开挖量。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变电站站需,将弃土用在临时进展道路等的建设上,做到场地挖土方平衡,避免产生外弃土方。
“整个项目建设中,我们没有外弃土方,也没有外购土方,实现开挖和填埋的平衡。”黄文启介绍,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扰动范围,注重临时措施的实施,尽可能减少地表植被的扰动破坏。
生态理念贯穿始终 获国家水利部肯定
“变电站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推进过程中,要求最大限度保持水土。”梅州市水务局水土保持科科长许志阳说,在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梅州供电局始终能贯彻水土保持的理念,切实履行水土流失治理的义务,把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的做法给予肯定。“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到了建设的每一环节,可以说,该工程最大限度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正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按照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履行水土保持法定义务,规范工程建设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让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等各项指标优异,实现了较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效益。
去年12月,该工程通过了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评估专家委员会的评估,并于今年2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开创了小项目获大奖的先例。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是国家级金字招牌,被誉为水土保持行业的国家最高荣誉。自2011年国家水利部启动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活动以来,到目前全国仅有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区)等30多个工程获得该称号。
“220千伏园区(畲江)输变电工程的入选,是电网企业作为国企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建设发展的同时保护绿水青山的具体实践,对全省、全市各类工程项目建设在生态文明保护方面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杨毅斌说。
责任编辑:仁德财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