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智能变电站“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一、基建新技术的应用
1.1、无人值守变电站顺序控制技术
(1)采用面向对象、基于操作票的顺序控制技术,除典型操作票外,还可按需生成组合票,并进行模拟验证,完成各类组合顺序控制。
(2)对IEC 61870-5-104国际远动通信规约的功能扩充,存票和判别在变电站侧自动完成,集控中心通过操作票选择、传送、验证、确认、执行、反馈等流程实现远方顺序控制,无需人工干预。
(3)建立继电保护功能模型,实现保护运行状态实时显示、控制和管理,将保护测控等二次系统纳入顺序操作范围,建立一、二次设备对象间的动态拓扑,实现全面顺序控制。
1.2、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
目前硬件水平也完全能够支持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的整合。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可以同时采集合并LPCT、电子式互感器(光纤通讯接口)的原始采样数据,发送符合IEC61850-9-1/ IEC61850-9-2 的采样值信息给间隔层装置。
本装置具有开关量及其他一次设备在线监测量的采集和传输功能,响应间隔层装置的GOOSE跳合闸等命令。装置可提供直流量采集、大量开入量采集和开出执行,通过逻辑组合可灵活实现非电量直接跳闸、分接头调档、刀闸控制、五防控制、隔离断路器在线监测等组合功能。
1.3、变电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将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逆变电源)和通信电源进行系统集成创新,以先进的高频开关电源变换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联接纽带,进行统一设计开发,建立统一监控信息平台,实现所有站用电源高度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该系统以直流系统为核心,取消了通信蓄电池组和UPS蓄电池组,共享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系统采用总监控装置,通过以太网通信接口,采用IEC61850规约与变电站后台设备连接,实现对一体电源系统的远程监控维护管理。该系统能实现电源系统安全化、网络智能化,解决了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是智能变电站对站用电源进行网络化管理并实现系统全参数在线检测功能的最佳解决方案。
1.4、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全站配置一套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实现视频安全监视、火灾报警、消防、通风和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智能联动控制。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包括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等。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不配置独立后台系统,利用状态监测及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后台主机实现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数据分类存储分析、智能联动功能。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包括状态监测及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后台主机1台(列入状态监测系统后台)、图像监视和安全警卫子系统1套、电子围栏子系统1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子系统1套、采暖通风控制及消防联动设备1套、环境监测设备1套等。
为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便于运行维护管理,在变电站内设置一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子系统。其功能按满足安全防范要求配置,不考虑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子系统设备包括视频服务器、多画面分割器、录像设备、摄像机、编码器及沿变电站围墙四周设置的电子栅栏等。其中,视频服务器等后台设备按全站最终规模配置,并留有远方监视的接口;就地摄像头按本期建设规模配置。
1.5、故障录波及网络记录分析一体化装置
全站统一配置1套故障录波和网络记录分析一体化装置,由网络记录单元、暂态录波单元、故障录波及网络分析主机构成。装置记录所有过程层GOOSE、SV网络报文、站控层MMS报文,具备暂态录波分析功能与网络报文记录分析功能,分析结果上传至站控层主机兼操作员站。
按电压等级和网络配置网络记录单元、暂态录波单元,主变单独配置网络记录单元,暂态录波单元,同时接入主变各测录波量,实现有故障启动量时主变各侧同步录波。故障录波及网络记录分析装置对SV网络、GOOSE网络、MMS网络的接口,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1.6、隔离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
一次设备采用隔离断路器(DCB),全站设置一套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由传感器、状态监测IED、后台系统构成。监测范围包括隔离式断路器的SF6气体密度、分合闸先去电流波形、行程曲线、储能状态灯等。每台隔离断路器(DCB)配置1台状态监测IED,隔离断路器(DCB)监测IED安装于间隔智能组件柜内。
隔离断路器在线监测示意图
1.7、新型低损耗站用变
按照《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要求,110kV变电站宜从主变压器低压侧分别引接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分列运行的站用变压器。每台站用变压器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工作变压器长期处在低负荷运行状态,采用损耗更低、节能效果更好的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作为站用变压器,对变电站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是采用非晶合金材料代替传统的硅钢片制作压器铁芯,运行中引起的铁芯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都较小。 其空载损耗比用硅钢片铁芯的变压器可下降 70%以上,空载电流下降约 80%,是目前节能效果较为理想的站用变压器。
1.8、变截面电缆沟
电缆沟是变电站的基础设施,是各配电装置和主控制楼之间的联接纽带。常规电缆沟在直线段内的截面往往是一样大的,同一沟道内配置同样层数和规格的电缆支架。但由于电缆沟末端电缆数量比较少,势必造成电缆沟两端存在大量空闲支架。沟道还会因为排水的需要形成坡面,造成空间的浪费和施工不便。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国网基建新技术的应用成果,本工程采用改变电缆沟截面尺寸,在电容器回路电缆沟保持沟宽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局部电缆的数量动态调整电缆沟沟深,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1.9、新型阻火膨胀模块
新型膨胀阻火模块采用无机膨胀材料和少量高效胶联材料模压固化而成,综合了传统有机防火堵料、无机防火堵料和阻火包的优点,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耐火时间长、发烟量低,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与烟气的传播。
1.10、复合材料电缆支架
电缆支架采用复合材料支架,利用复合材料抗腐蚀的特点,解决钢制电缆支架易腐蚀问题,消除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隐患。用作电缆支架的复合材料通过耐高低温试验、耐酸碱盐腐蚀度试验、荷载试验、荧光紫外线/冷凝试验及人工气候(氙灯)曝露试验、阻燃试验及绝缘性试验,各项技术参数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1.11、 降噪金具
为降低变电站的噪声,我院进行了本站降噪金具的设计,具体措施如下:
(1)减小双导线本体外侧间隙;加大双导线本体外侧过渡圆角;采用铰链结构;深埋紧固件。
(2)加大导线过渡圆角尺寸;螺栓尾部不凸出线夹外表面,使完全处于线夹屏蔽范围之内;在加工时T型线夹外表面做抛光处理,去除毛刺等引起电晕危险点;加长压接部分拔梢长度,避免压接后导线铝股松弛(起灯笼)起电晕。
(3) 适当加大设备均压环、屏蔽环环体尺寸;
(4) 加大管母线金具过渡曲率半径;在加工时,外表面需做抛光处理,提高表面质量;采用节距较小、截面相对较大纯铝线伸缩过流;将伸缩过流纯铝线成扇形布置,使其形成一个防晕罩来保护金具其他零部件,避免放电起晕。
(5)加大封端球球体直径;球体用铝板折弯成型;在加工时,外表面需做抛光处理,来提高表面质量。加大设备配套防晕装置环体尺寸;和金具配套加工,使其完全罩住金具而使金具不产生电晕。
二、电气部分
2.1、智能一次设备
智能一次设备对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模糊了传统意义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界线,一次设备的智能化需要一次、二次设备的融合和一体化设计。
2.1.1、智能变压器实现
智能变压器设备的在线监测内容如下:油温。本方案取消智能汇控柜箱,设置智能组件柜置于变压器本体之上,各装置与智能组件柜之间连接在主变出厂前由厂家完成,智能组件柜内对具备智能终端、非电量保护等智能组件定的综合处理功能,整合后置于智能组件柜之中,各装置与智能组件柜采用电缆连接在出厂前由厂家完成。
2.1.2、隔离开关断路器的应用
随着断路器技术的提高,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变长,设计时可只考虑架空线、变压器、电抗器等的维护。采用集成式的隔离断路器,将隔离功能集成到断路器中,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设计和接线方式、优化检修策略,减少设备用量、减小变电站占地面积以及节约成本。
110kV配电装置设备采用隔离断路器,并将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套管代替水平型隔离开关的静侧绝缘子安装在开关底座上;这样做完全省去了隔离开关、互感器占位,设备融合共享,节省设备造价。同时新的设备安装、测试周期短,可极大地减少变电站的建设周期。
隔离断路器外形示意图
2.1.3、GIL全封闭母线的应用
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以前也称为气体绝缘管道电缆(GIC),尽管从分类角度看是属于电线电缆行业,但从结构和工艺看与传统的电缆完全不一样,而与高压开关行业的GIS 母线技术和发电机端金属封闭母线有着类似的结构和工艺,GIS 母线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GIL。其优点主要为:
1) 介质损耗因素极低,导体截面容易做大,因此可以在特高压传输特大容量电力;
2) 对电磁干扰有较好屏蔽作用;
3) 电容电流小,可以长距离输送电力;
4) 可用于高落差敷设安装;
5) 防火性能优良;
6) 运行维护简单;
GIL全封闭母线还可像GIS一样,将隔离开关和母线设备等包含在母线中。
2.1.4、悬挂式避雷器
110kV出线采用悬挂式复合避雷器,避雷器悬挂在角形出线构架上,可有效减少配电装置纵向尺寸,节省变电站面积。另外,悬挂式避雷器距地面较远,可减小避雷器与大地间的杂散电容,改善座式避雷器电压分布不均的情况,减小均压环尺寸。同时,悬挂式避雷器的抗震性能优于座式避雷器。其断面如图所示。
110kV配电装置出线间隔断面图
2.1.5、 全绝缘铜管母线
目前110kV和220kV变电所低压侧均采用10kV、35kV电压等级,随着主变容量的加大,变压器低压侧进线侧的额定电流也在不断加大。常规矩形母线在技术上和结构上越来越难满足母线发热和短路电动力的要求,由此引起附加损耗、集肤效应系数的增大,造成截流能力的下降、电流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单台主变容量为180MVA及以上时,主变10kV出线侧不仅有母线桥本身的电动力问题、发热问题,还有母线桥支柱绝缘子、钢构架以及母线桥附近混凝上柱、基础内的钢筋在电磁场中感应涡流引起的发热问题。此外,矩形母线安装费时、费力、工序复杂,安装难度大。
矩形铜排现场安装图
全绝缘铜管母线作为矩形母线的替代品。其具有以下特点:
(1)载流量大
全绝缘铜管母线的主体为空心铜管或铝合金管,表面积大,相对常规矩形母线,其导体表面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最高额定电流可达12000A。
(2)绝缘性能好
全绝缘铜管母线采用密封屏蔽绝缘方式,外壳接地电位为零,母线表面电场分布均匀,电气绝缘性能强。可以直接通过电缆沟和电缆夹层。
(3)机械强度高
全绝缘铜管母线主体允许应力为矩形母线的4倍,可承受的短路电流大,机械强度高,使得母线支撑跨距最大可达8米。
(4)散热好、温升低
全绝缘铜管母线为空心导体,母线两端开有通风孔,内径风道能自然形成热空气对流,散热条件好相比常规母线要好。
(5)损耗低
全绝缘铜管母线的外形决定了其表面集肤效应系数低,Kf≦1,交流电阻小,因而母线的功率损失小。损耗小、阻燃、耐老化、配合其他绝缘材料,产品的使用寿命≧30年。
(6)抗电气震动能力强
动稳定试验结果表面,电压10kV、额定电流4000A的铜质管母,可承受63kA(4s)短路电流冲击。其可以直接将母线固定在钢构架上或混凝土支架上,取消穿墙套管和支柱绝缘子,具有较强的抗震动能力。
(7)不受环境干扰,可靠性高
全绝缘铜管母线的每相是封闭屏蔽绝缘,内部无凝露产生,且消除了外界潮气,灰尘以及外物所引起的接地和相间短路故障,运行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母线架构简明、布置清晰、安装方便、维护工作量少。产品一次安装成功,终身免维护。
全绝缘铜管母线安装现场
2.1.6、 新型智能型故障相经电抗器接地综合保护装置
10kV接地装置采用智能型故障相经电抗器接地综合保护装置,与母线PT柜集成在一个开关柜中,节省10kV接地变柜和消弧线圈设备和场地,该装置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瞬时投切小电抗,无需线路跳闸;对永久故障具有选线高准确率;还具有消除系统铁磁性谐振功能;在消弧或消谐的同时,有过电压保护功能。
2.1.7、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光伏发电无需燃料、无污染、运行费用少、维护简单、无噪声和可持续使用。推广光伏发电的发展应用对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减轻能源供应压力、减少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加快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太阳能路灯的系统原理
2.1.8、 保护远程管理
通过一体化监控系统实现二次设备远程维护管理,利用站内信息网络收集变电站的保护、录波器动作和故障信息,经处理后通过电力数据网送至调控一体化系统主站。远方调度能通过自动化系统调取继电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装置定值、动作事件报告和故障录波报告、运行状态信号等。
还可以结合保护动作过程可视化、二次回路状态在线监视等高级应用功能,实现保护远方监控,全面推进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实用化建设,极大提高电网故障信息的快速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为“大运行”模式下调度监控人员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准确定位故障和快速恢复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1.9、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
层次化保护配置方案是常规保护配置方案和广域保护配置方案的融合。应用区域电网层次化保护系统,在就地化保护的基础上增加站域保护和广域保护的功能,弥补目前就地化保护配置方案的不足,并与安稳系统功能进行适当的融合。层次化保护系统包括三个层面:就地快速保护、站域保护控制和广域保护控制。
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由两个及以上厂站的站域保护通过通信设备联络构成的系统,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分为智能设备层、站域保护层、广域保护层、以及系统分析层。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在站内主要是部署站域保护装置。站域保护同时作为广域保护子站,联络站端与调控中心,利用共享信息优势,统一完成站内公用保护功能,简化站内二次接线,提高站端保护动作性能。
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系统结构
2.1.10、站域保护
站域保护利用站内全景数据的统一信息平台提供的全站数据信息,整合变电站内的保护和部分控制装置的功能,对站内保护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系统层面上的监测,不仅简化了现有变电站的保护配置,而且还可判断切除故障对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甚至有选择地选取切机、切负荷等措施。站域保护在变电站内实现信息的整合利用,综合判断站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站内实现保护控制设备的协调和集成,具有站域后备保护功能,为简化保护配置、协调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动作行为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
全站配置双套站域保护装置,采用网采网跳方式。本方式既简化站域保护装置接口的配置,也充分利用了GOOSE信息共享特性,简化了IED之间的联闭锁接线。站域保护可实现母差保护、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备自投和低周减载等功能,正常运行时投入全站备自投和低周减载功能,在就地主保护或后备保护发生故障时,投入站域后备保护功能。
站域保护装置各功能模块间联闭锁信息由装置内部实现。站域保护内的线路、母差、主变和备自投各功能模块之间采用内部规约,实现“无缝”联闭锁模式,不存在任何外部干扰的可能性,大大简化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配合关系,提升了整套保护装置的性能。
2.1.11、预制光缆
传统的光缆熔接方案比较成熟,但工艺上比较复杂。室外光缆需要经过处理后在ODF中与尾缆熔接,此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及机器操作,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设备质量及环境粉尘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隐患。而且施工时如果正值夏季,由于光纤固有的热胀冷缩效应,不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并且熔接要求操作精细,费时费力,影响项目排期。
而采用ODC预制光缆方案,正好可以避免传统方案的这些弱点。ODC预制光缆组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预制于室外光缆上的ODC-plug,另一部分是跳线端预制的ODC-Socket,采用合金工艺,具有IP68防护等级,坚固耐用。如下图所示,光缆组件无需熔接,现场只需要简单的接插即可连通工作,可以并行施工,缩短施工周期,组网灵活,非常简便。并且由于在工厂洁净恒温环境中批量生产并经过严格出厂检验,从生产速度、成品品质上都会有很好的保证。但缺点是由于预制,必须预先确定光缆长度且总体费用稍高。
即插即用的预制电缆
三、土建
3.1、设置透水路面
透水路面是指以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草皮砖等透水性建材替代普通混凝土、沥青、釉面砖等传统建材铺装硬化的路面。透水路面能很快将雨水渗透至路基下,甚至到达地下含水层,不会产生路面积水。其设计原则是:尽量让雨水渗透进入土壤;当雨水通过路面的渗透速率大于土壤渗透速率时,多余的雨水接入站内排水管网。
3.2、屋面防水
(1)采用平屋面,结构找坡5%。
目前平屋面设计中选取平屋面坡度范围为l%~3%,本工程设计选用5%。设计认为:屋面坡度为l%以上则能保证屋面顺畅排水,除此之外,平屋面的坡度范围选取还应考虑不影响人在屋面上的一般活动和屋面载荷的要求。施工人员认为:屋面排水的最小坡度值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也应该满足屋面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屋面保证不积水。但是,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屋面找平层和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 mm,对少数超过偏差的测点规定最大偏差可达7.5mm,假设偏差点的下凹曲线弦长在1m以内,设计屋面坡度为2%时,实际坡度值仅为2.5/500=0.5%,不能保证屋面顺畅排水。设计屋面坡度为2.5%时,实际坡度值为5/500=l%,达到要求。如果屋面整体下凹,那么3%的坡度也不能保证有效排水。屋面坡长越大,集雨面积越大,排水越困难。且卷材防水屋面由于卷材搭接处要增加一层卷材厚度,相当于又减少了屋面的坡度。由此分析,平屋面的坡度值可以为3%~5%,屋面的坡长在5 m以内取下限值,坡长大时取上限值,考虑卷材防水屋面的搭接,增加1%的屋面坡度,据此,该厂房屋面排水坡度定为5%。
(2)在屋面防水层表面刷涂反射性好的浅色保护层。
试验表明,将混凝土屋面刷白,其表面最高温度比混凝土本色降低18℃左右;在防水表面刷涂银白色涂料,其表面温度可降低12℃,所以防水层表面刷涂白色反射保护层,不仅可减轻屋盖的温度变形,还能延长防水材料的寿命,改善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因此,在厂房的屋面耐磨砼保护层上,增刷一层银白色涂料,将大大提高屋面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3)采用油膏嵌缝处理特殊节点
油膏嵌缝涂层屋面板面是采用嵌缝材料防水、涂膜防水或板面自防水涂刷附加层的一种屋面形式,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屋面形式。
由于配电装置房屋面设置GIS基础,荷载大,框架结构跨度大,使结构变形值相应增大,基层开裂的概率也增大,加之气温变化、地基沉降、机械振动等使屋面处于多种因素作用,总是处于运动状态,特别是在应力集中处应变较大,其变形值大大高于我国屋面防水涂膜技术要求规定的抗裂性指标;卷材防水层在低温时延伸率较小,更容易产生裂缝,故采用涂膜防水时,必须配合使用油膏嵌缝。经有关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的屋面渗漏属于节点渗漏,通常在伸缩缝、水落口、泛水、天沟、檐口、屋面贯穿管管口、女儿墙及外伤等处。因此,必须在上述屋面特殊部位(即嵌油膏处)外,还包括板端、板边缘、天沟与天沟的接缝、屋面贯穿管口边等接缝均做嵌油膏,做到油膏与缝槽两侧粘结牢固,缝底采用泡沫或隔离剂等,使油膏底部与基层不粘结,以充分发挥油膏的延伸与回弹性;最后保护好嵌缝油膏,使其不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另外还必须在屋面所有阴角处,都要做防水涂膜加强层,即在这些部位已做好防水涂膜的基础上,再用玻璃纤维布(密目型)在阴角两个方向各搭250~300mm后,再涂刷一遍防水涂膜,达到加强节点的目的。
(4)采用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技术
该技术主要内容是以混凝土收缩的整体补偿为基础,通过结构内应力与应变的实验、分析与计算,确立了通过“膨胀加强带”的技术取消伸缩缝和后浇缝,实现超长钢筋混凝土的连续施工的设计施工方法。这种设计施工方法称之为“无缝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构筑物的收缩应力曲线,在收缩大的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以较高掺量膨胀剂或较大用量的膨胀水泥配制成大膨胀的混凝土;其它部位用较小掺量的膨胀剂或较小用量的膨胀水泥配制成小膨胀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的构造为带宽2m,带两侧挂密孔铁丝网,网孔直径
(5)采用K—ll渗透结晶型防水涂膜
该材料是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一般用在地下工程、水利大坝、桥梁路面、地铁防水工程中。屋面工程不能完全依靠这种材料作为防水层来杜绝渗漏,但在屋面基层遇水的情况下,该材料能产生渗透结晶作用.闭合混凝土基层的毛细孔和细小裂缝,这样既起到防水作用又兼有隔汽层的作用。
(6)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简称为GRC)
该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非承重建筑构件领域应用较多。它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可消除脆性水泥基材内部的集中应力,抑制基材裂缝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了抗裂性。该技术施工的屋面防水层的有效使用寿命在l0年以上。
使用该材料作找平层不仅大大增强了基层的防水性能,而且较高的抗裂强度可以保护上部防水层。新型GREC屋面防水技术的实施不需任何专用设备。利润一般不低于40%。
(7)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层
聚氨酯泡沫PUF应用于建筑保温并不是近些年的事情,在欧美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几年因我国建筑节能的意识不断提高,PUF技术在我国建筑节能方面逐步得到了认可。通过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喷涂硬质聚氨酯泡沫防水保温技术是一种性价比优良的成熟做法,值得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广。
1.3.2 新型墙体保温材料
新型聚氨酯复合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一种性价比优异的新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导热系数≤0.022w/m˙K)。该系统的技术体系,克服了其他外墙外保温存在的开裂、表面强度低、不宜在其表面再做饰面砖等一些荷载较大的装饰材料等弊端。并具有稳定性强、有较好的防火性能、耐撞击性能优、对主体结构变形适应能力强,抗裂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等强于其他墙体外保温材料的优点。
该保温材料喷涂在外墙面上,复合一层(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补充外墙的保温性能,缓解热量释放,解决了外墙保温的“热惰性”问题。这是其他保温材料和技术系统难以做到的。该系统的热工性能是实现65%建筑节能标准的选择。
1.3.3 智能暖通系统
应用主动式相变智能暖通系统,在主厂房围护结构及地面内使用相变材料,在围护结构外安装全天候可变遮阳板,通过全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根据光照角度、强度自动控制遮阳板。
本暖通系统在夏季高温环境时,遮阳板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整角度,阻隔阳光,相变储能墙体(地面)吸收残余热量,使主厂房室内在外界高温条件下仍保持凉爽,可比普通房间温度降低2℃以上,降低空调能耗;夜晚环境温度下降,相变储能墙体(地面)向环境释放热量,降低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同时利用夜晚谷电,节省暖通成本。
冬季遮阳板完全打开,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并将环境热量蓄存于相变储能墙体(地面)中;夜晚环境温度下降,相变储能墙体(地面)释放白天吸收的热量,使主厂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降低供暖能耗,据实验测算,复合相变墙体可使冬季主厂房室内温度提高3-5℃,效果显著。
通过应用该方案,室外最高温度将在凌晨1时左右传至室内,极大地增强了室内温度稳定性。与采用普通材料的主厂房相比,整个冬季夜间制热能耗节能率均在30%以上,而夏季白天制冷能耗也会降低18-25%,节能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仁德财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2020-06-16数据中心,能源互联网,电力新基建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下看电网企业数据变现之路
2019-11-12泛在电力物联网 -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典型实践案例
2019-10-15泛在电力物联网案例
-
权威发布 | 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落地:鼓励“光储充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2020-11-03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 -
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4核聚变,ITER,核电 -
能源革命和电改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数据中心 打造融合型综合能源系统
2020-06-16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2020-06-125G,智能电网,配电网 -
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