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中外送迷局

2018-11-14 15:09:25 南方能源观察 记者周慧之   点击量: 评论 (0)
地方意见要平衡,特高压技术路线也要充分考量。难就难在,保持中立,找到一个让送受双方建立起互信的机制。

“十年前,当二滩公司及其“工程顾问”信心满满地签下雅砻江中游水电输电规划合同的那一刻”,大概难以料到预想中的“超前规划”,会几经争议与多方交锋。至今外送通道的方案,依旧平躺在气氛胶着的谈判桌上。

彼时,中国电力工业史上第一条特高压示范工程在两个月后才刚刚启动试运行,水电还处在轰轰烈烈的大基地开发时代。此时,在数十条特高压投入商用后,技术路线的纷争已不再占据话题焦点,水电开发渐渐步入“最后的晚餐”。而那个拨动2002年电改发条的二滩公司,也早在2012年11月更名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雅砻江水电”)。

斗转星移。甚至有人打趣道,水电工程系出身的刘慈欣,都从“刘工”转行成“大刘”了。可是对于能服役上百年的水电站来说,要从纸面到瓜熟蒂落,这点时间真的还不太够。

是的。尽管早早地启动了设计,雅砻江中游水电外送还是遇到了麻烦。由于和受端省份迟迟未达成共识,原计划2020年要建成投产的雅中一华中特高压直流工程(下称雅中直流”,电压等级±800千伏,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截至目前仍未取得国家能源局的最终核准。关于江西是否该作为落点接受雅中直流,还一度陷入了话题漩涡。

天不批准,就只能不停地纸上作业。”一位接近国网的人士告诉eo记者,“拿到批复后,才会去征地、签征地合同,然后开工建设。(即使以现在来算)最快也要在2021年汛期开始之后的三、四季度,才能见到影子。雅中直流无法按期投产,已成定局。

在多数电力规划设计者眼里,这是司空见惯的网源脱节问题。原因在于电源与通道建设周期的差别。水电站从探讨论证、可研规划、环境补偿、配套交通到建设完工,过程往往长达十年以上。输电网则不一样,前后只需要花上五年的功夫,最快可以压缩到三年以内,单纯的建设工期仅两年左右。

而且输电受供需形势变化影响巨大,就为目标市场的选择和送电方式的匹配带来了难度,临近开工前变更拟落点也时有发生。“大的电力流方向会先明确,但是离最终的输电方案还有距离。受地方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和能源转型的影响,外送规模也存在不确定性,方案的提前细化存在客观困难。”一位电力规划人士解释,“往往不到紧迫的时候,是看不清的。”

问题就在于,一旦输电通道因受端争议或技术路线存疑而搁置,水电站的电源建设却并不会就此中止。水电站筹备工作前期数年里付出的大量沉没成本,尤其是公路修缮、土地淹没和库区移民的安置代价,会推着水电站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自顾地往前走。怀揣优越感的水电人会告诉你,“水电,是人类在改造地球。

然而对于四川省内心急如焚的富余水电集群来说,雅中直流作为”川电外送“的“第四通道”,有可能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第一条特高压外送通道。这些地方水电集群,既无法像大型央企的水电站,可作为“西电东送”的配套电站无消纳之忧;短期内又因本地负荷不足和断面受限,难以就地消化。

目前四川省内富余水电在1200万千瓦左右。在前三条通道容量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第四通道1000万千瓦的设计容量,就成为上述水电能找到的“安身之处”的希望所在。

而且雅中直流投产越早越快,这些富余水电就能争取到越多的消纳时间和空间。

雅中直流的最新进展如何?据eo记者了解,雅中外送华中的直流落点,已经基本明确江西。此外,还将新增第二个受端——湖南。这意味着,雅中直流将在华中地区同时拥有江西和湖南两个接收端。不过在涉及具体的送电方案上,各方还是遇到了分歧,暂未谈拢。

分歧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如何定位雅中直流,是雅砻江中游几个配套电站的“打捆送电”,还是以四川富余的存量水电的外送为主,抑或是风光水打捆外送;二是资源如何配置,雅中直流设计容量超出江西或湖南单个省份的消化能力,1000万千瓦将如何在两省间分配,送电协议又该怎么签。

这决定了雅中直流的通道能否有效发挥出作用;决定了输出地四川到底是继续以“点对网”的方式外送,还是能成功说服国网实现“网对网”的外送模式;决定了江西和湖南作为购电消费者能否买得安心、用得称心如意;也决定了四川富余水电能否拥有第一条“专属”特高压外送通道;还决定了国网既定战略中的“华中环网”能否立地起来。

这让拍板者感到很伤脑筋,攻坚战要打,地方意见要平衡,特高压技术路线也要充分考量。难就难在,保持中立,并找到一个能让送受双方建立起互信的机制。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