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大数据:人人都有洞察力

2013-10-28 09:15: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量: 评论 (0)
对话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微软雷德蒙研究院联席院长:埃里克·霍维兹紧跟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裹挟着各种版本的概念呼啸而来,短短时间内引领了新技术热

的认知必须主动求变

记者:现在看来,有很多大数据园区、联盟的出现和成立,但是大数据热似乎还缺少明确的产业支撑。美国政府投了2亿美金支持大数据发展,但这种投入也不是特别大。如您所说,从赚钱机会上来看,大数据还没到“满地是沙子、满地是金子”的时候。对于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公司而言,中小互联网公司有现成的机会,而最大的蛋糕——企业数据和感知数据,目前只是闻到香味而已。

吴甘沙:不能神化大数据是万灵药,也不能矮化大数据就是包装旧概念。大数据是一种新的数据形态和实践,它与当前主流的数据应用实践并存,而非取代。而且,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个新鲜事物,即使IDC在2012年底预测,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到2016年全球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总额也就是240亿美元左右。不切实际、一窝蜂地上大数据项目不应鼓励。

对一部分人来说,大数据已经是个客观存在和竞争优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大数据可以是一种“从现在做起”的世界观,和未雨绸缪、决战未来的战略。可以说,大数据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必须主动求变。

旧的认识是“数据是稀缺资源”,这种认识直接导致“数据小农”心态。大数据开始于数据测量,而“数据小农”拣着测、挑着存、采着样来处理,总是幻想能够从最少的数据压榨出最多的信息。

新的认识是,要参与大数据的游戏并且制胜,必须产生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拥有大数据是一种幸福和特权。因此,每一个个体、企业和政府需要自觉、客观、全面地去测量世界,并且把数据存下来。决策者需要具备的大数据观很简单:数据不是累赘,数据里有很多价值,数据的存储和搬运会越来越便宜。

因此,大数据也是一种战略、世界观和习惯。即使今天没有大体量的数据,还是可以尽可能自觉、客观、全面地测量世界,为未来的大数据实践做准备。对于一个企业或系统来说,挑战在数据采集,而非存储。微信在设计之初就把数据监控精细化,并纳入基础框架,这是意识和实力的体现。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廖生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