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强国看浙江之二丨铸网架线,挺起之江大地脊梁

2018-05-23 17:25:00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铸网架线 挺起之江大地脊梁有些细节能折射一个企业的底色东海之滨的咸湿海风刮过,电站巡检员正在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

铸网架线 挺起之江大地脊梁

有些细节

能折射一个企业的底色

东海之滨的咸湿海风刮过,电站巡检员正在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定海换流站内进行例行检查。这里不仅是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更是先进电网技术的“炼丹炉”。一条条坚强智能电网糅合了自然资源和科技力量,将“中国智慧”与原始自然完美结合,为之江大地的每个角落燃起光亮、带来繁荣。正如定海换流站墙上那8个绿字——“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杭州滨江新区创新热潮涌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的青年创客们聚集在“互联网+智慧能源”双创示范基地,致力于“大云物移智”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以更便捷、更高效、更绿色的综合能源服务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小时代”与他们无关,这些年轻人,注定是一个大时代的执剑人。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初心之愿

——“人民电业为人民”

这两句话,早已在国家电网人身上内化于心,而外成于行。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在召唤,以人民为中心的担当在鞭策,国网浙江电力主动求新,奋勇求变,实现了从“赶超”到“引领”的大跨越。

01 网架“硬件”强

坚守与博弈奠定突围基石

舟山西堠门海峡一色澄碧,远处的浙江电力建设者们正在组立舟山500千伏线路工程380米高的世界第一高输电塔,人群如蚁,吊车轰响,不见嘈杂凌乱,没有尘土飞扬,电网设备材料有条不紊地被运至现场。

220米高空作业平台上,电力工人段溢剑在确认拧紧螺母之后,在螺母与螺栓之间笔直地划上两道力矩标示线,并且盖上一个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这个红色的标签将永久地印在铁塔上。一个印章代表着一个浙江电网建设者的责任,就是质量强国。

在电网工程的建设中,往往细致的导线缠绕、极具力量和耐心的螺栓固定等基础工序,都需要人工来完成。这些工人的双手,代替着机器无法实现的精细,一种被称为“缄默知识”的竞争秘诀,就静静地潜伏在他们忙碌的手上。

“往往说创新是科学家的事,老百姓普遍认为只有搞原子弹、搞飞船这些才是技术创新,我觉得我们工人在实际操作当中,把高科技含量工程建造出来也是创新,而且是非常不容易的创新。”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的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彭立新告诉记者。

对于电网工程来说,仅仅学习到精益建设还远远不够,总有一些核心技术必须依赖自己去探索。国网浙江电力的探索从不缺少只争朝夕的紧迫,也不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原始创新,是浙江电网装备前行的根基和源泉。

作为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舟山五端柔直工程装备和技术的自主化程度高,其中换流阀及阀冷系统、连接变压器、电控、海缆等核心设备100%国产化。投运4年来,不仅大大提升海岛电网供电可靠性,而且实现了更好地容纳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接入。

然而,浙江电力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潜心攻关、不断寻求升级优化。

“作为业主单位,我们用整个工程任务来带动技术创新。一年多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成功应用于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它在3毫秒内断开高达15千安故障电流,速度比人类眨眼瞬间还要快100倍。”一整个下午,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柔直运检室副主任许琤不厌其烦地为记者讲述该技术的原理。“虽然相当于多装了几个开关,但是这些开关的技术含量特别高,世界第一。”他一脸自豪说。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装上了“自主创新”这一引擎,电网装备技术已推动浙江电网建设向着未来走出多远?

浙江于全国率先建设省级能源互联网,率先形成“两交两直”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电网,率先建立三级电网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体系,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核心区建成一流现代配电网,用户故障停电时间由52分钟减至5分钟……不胜枚举的一个个成就亮点载入浙江电力发展大词典。

“这就如同粮食一样,不能依靠别人,端自己的饭碗才会更加香甜。”国网浙江电力海洋输电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新龙说话很实在。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和突破,浙江电网人靠实力赢得了尊重和信任,实现了电网科技领域“浙江创造”和“浙江引领”。

02 科技“软件”强

探索与创新铸就突破砝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我们基层一线员工,你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小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创新。”镜头里的黄金娟从容淡定地讲述着自己对创新的理解。

4月30日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系列专题片《大国工匠》中,来自国网浙江电力的54岁普通女工黄金娟作为五位大国工匠之一,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她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坚守与创新。

黄金娟深耕专业领域30余年,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套电能表智能化检定系统,使电能表的检定能效由人均80只/日提升至4700只/日,整体效率提升了58倍。黄金娟也成为首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女工。

创新的基因深植于国网浙江电力的血液,一批批重大科技项目在浙江得以攻克。2017年,国家863课题“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关键技术”完成各子项研究任务,上虞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示范工程正式投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配电柔性多状态开关技术、装备及示范应用”正式启动,并完成针对江东新城智能直流配网工程的仿真建模、控制保护及测控等关键技术研究;“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工程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即将在舟山下海敷设;“浙江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探索助燃梦想,创新驱动未来。如果说老一辈浙电人坚守开拓,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尖端课题;那么伴随着浙江“强起来”的“电力强省一代”奋进雄起,与时俱进,探索出一项又一项自主创新技术。

每天8时,数辆班车从杭州市各个方向驶入滨江高新产业园区的国网浙江电力“互联网+智慧能源”双创示范基地。

时间,对于在这里潜心攻关的青年创客们而言,是最宝贵的。他们在这里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创新战略前瞻研究、创新商业模式研究等,为各类创新项目提供从前期需求到成果培育、商业运作全过程全产业链的服务与支持。

电力技术创新的天平

因这个崭新的砝码

逐渐向浙江倾斜

时光拓印前行的足迹,先期入驻双创示范基地的智能运检创新团队的创新成果已被定格在聚光灯下——通过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任务设备和全真可视化虚拟飞行控制系统组成的无人机特高压智能巡检系统,一个起飞降落架次就能巡检30基铁塔,用时仅50分钟,且整个巡检过程完全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上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当前输电线路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工巡检模式……

如今,青年创客们又聚集在这里并肩而战,他们正在试点开发“网上国网”项目,努力去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能源服务体系。

今年初,国网浙江电力发布的“掌上电力4.0”“电魔方”“能量豆”“臻享+”4款服务新品,就是这些青年创客们在“互联网+电力营销”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其中,掌上电力是国网浙江电力服务业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要技术“倚仗”。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新一代面壁者不回避“山外”的世界,他们成长于浙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和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他们更注重用户体验,更看重自我价值实现,他们的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相互成就。

企业亦如人,周身总有一样东西,让它的存在贵如珍宝。而创新,恰好足以秤出一个企业灵魂的重量。踏上新征程,浙江电力人勇于超越、锐意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歇。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仁德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