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响应系统项目汇报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01-19 00:19:26 中电新闻网  点击量: 评论 (0)
11月28日,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需求响应系统试点及可行性研究项目汇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美国贸易发展署、中美能源合作项目、中国工信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
11月28日,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需求响应系统试点及可行性研究”项目汇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美国贸易发展署、中美能源合作项目、中国工信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国家电网公司、苏州市经信委、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中国电科院、国网能源院、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美国AECOM公司等单位的30多位国内外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美国能源部、美国贸易发展署、国家电网公司和试点单位的领导先后讲话,指出该项目对于促进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利用,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潜力,解决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承包商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全球智能电网事业部副总裁杰里米?伊顿致辞,项目执行组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示范结果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结果。与会专家围绕政策、环境、商业运作模式、削减方式及潜力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研讨。
  “需求响应系统试点及可行性研究”项目是中美能源合作项目平台框架下的2011年合作项目之一,由美国贸易发展署资助,项目历时2年时间完成。中国电科院作为项目业主单位,与霍尼韦尔、AECOM公司共同承担该项目,项目在天津TEDA进行试点,旨在充分发挥智能电网需求响应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以煤电为主的我国在发电、用电方面的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
  会后,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70%的电力消耗和大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都来自于建筑物。霍尼韦尔的智能电网技术和专长将供电设施和其用户紧密相连,帮助用户自动调整能耗,从而减少对电网的需求, 基于霍尼韦尔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电力用户可以为其设施制定定制化的节能策略,在需求响应事件中,由供电设施自动执行。借助自动需求响应技术,供电设施可以在高峰时段快速有效地减少总体能耗,而商业用户可以在不影响关键业务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和成本。自动需求响应技术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电网在用电高峰时段的负荷,减少"峰值发电厂"的高昂运行成本。这些工厂通常处于闲置状态,只有在用户所需电量超过了供电设施日常负荷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范围时才会启用。
  另外,他还透露,天津泰达项目整体评估报告最近会出炉,将全面介绍“需求响应系统”工作状态、削减峰值负荷效果和节能具体数据。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