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从内及外的驱动

2013-11-19 09:58:39 EP电力信息化网  点击量: 评论 (0)
6月25日是端午节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电力公司科信部员工小彭一上班,就将各部门上报的2013年企业信息化储备项目汇总后,交给了部门主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上报信息化储备项目现已成为上海
       6月25日是端午节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电力公司科信部员工小彭一上班,就将各部门上报的2013年企业信息化储备项目汇总后,交给了部门主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上报信息化储备项目现已成为上海公司一项常规工作。在公司信息化企业建设总体框架下,从外在要求演化为内在驱动,上海公司信息化企业建设轨迹日渐清晰、成效日益显现。

  立足实际 试点先行

  早在2009年,上海公司便开始了信息化企业的研究与建设探索。公司总部对信息化企业建设给出了明确定位,为上海公司试点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上海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学习其他行业先进案例,对信息化企业建设思路进行了大量讨论。通过前期准备,该公司信息化企业研究与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经过一次次交流与磨合,工作小组最终确定了理论研究、流程优化、标准编制、标准检验、推广改进5个实施步骤。

  方案制定需要前期调研,工作小组进行了理论、文献、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整理归纳了信息化企业的理论成果、前沿理念、国内外最佳实践和评价要求,提出了信息化企业的概念和模型。之后,小组成员访管理者、下基层,全面调研核心业务部门,梳理核心业务流程,明确了流程内容、责任人、关键节点等信息。由此,上海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企业标准及实施方案。

  方案一经确定,试点工作就变得尤为关键——试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行之有效。经过谨慎选择,试点单位分别对方案系统性、前瞻性、融合性、适用性、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根据试测反馈意见,以便持续完善并优化标准。经过前4个阶段的工作,上海公司信息化企业标准逐步优化。

  一直负责项目建设的上海公司科信部信息处负责人陈琰用“三融三化”概括了该公司信息化企业评价指标框架,即企业文化融合度、竞争力融合度、创新与进步融合度,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能力、信息化绩效。

  优化流程 提升效率

  建设信息化企业,首先使上海公司业务操作流程得到优化完善。从功能角度,工作人员对业务涉及的固定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流程进行了全面重组,明确各级单位和部门在各项业务流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了相应管理规范和制度。由此,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被打破,每一项业务都根据规范流程执行,全过程业务信息都在系统中实行管理,整个过程更加透明、有效,实现了集中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当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得到有效整合,即相当于企业构筑了一个集成的业务运作平台和数据平台,业务信息可跨部门、跨单位流转,信息共享为各项业务分析、决策和绩效评估奠定基础。同时,各业务模块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以95598客户服务热线电话话务分配策略为例,目前上海公司开通的240部电话,系统会自动按照报修50%、投诉25%、咨询12.5%、反窃电举报12.5%的先后顺序及比例,设置接听电话数量。“这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紧急情况下的客户需求,不仅提高了接听率,而且使业务处理透明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减少了人为干涉。”上海公司95598话务中心负责人杲永庆说。

  集约管理 坚强支撑

  2012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上海公司遵照SG-ERP架构设计,落实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消除信息壁垒,促进业务协同,支撑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引领信息化企业建设达到新高度。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公司海量准实时数据中心已接入8大类、55套采集信息系统,电量、功率、电压、电流等各类测点总数超180万个,数据采集客户372万户。通过数据平台中的生产管理设备数据、电网GIS平台拓扑数据等,信息系统可全面支撑电网规划设计、客户接入方案、迎峰分析及对策研究、规划项目打分排序、功能块负荷分析等业务应用,节约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在此基础上,在“五大”体系层面上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综合生产计划业务系统,有效降低了重复停役率、提高了准确率、降低了计划变更率。截至2012年5月底,上海公司累计实现承询转调度工单2万多张,重复工单归并近3万张,优化了抢修过程资源调配,缩短了故障抢修时间,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此外,信息系统还能够实现分区域、分电压等级、分线路、分台区的线损计算,服务反窃电、稽查等业务。截至目前,上海电网4343条专线已安装了供电侧、受电侧测量设备,专线安装覆盖率达到100%,60172个台区安装了供电侧测量设备,覆盖率达到63.11%。

  今年年初,上海公司川沙营业站线路班人员借助线损精细化系统比对发现,“33515城南欧帝”台区2011年11月和12月线损率不正常,分别达到27.12%和24.95%,明显高于之前月份。经多方了解得知,某户私自搭通电线用电持续了一个多月,供电员工根据现场测得的电流平均数补收了电费。

  专业人员通过线损精细化平台系统,可以监控、跟踪、核查线损异常数据,发现因计量装置、窃电等原因造成的电量损失。

  当前,上海公司的运营监测(控)中心正在紧张建设中。建成后,数百个指标将通过信息化平台接入该中心,并结合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将数据对管理的监控、协调水平推向新高度。

  □相关链接

  随着社会发展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企业理念也在逐步发生质的转变。信息化企业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工业化企业而言的,建设信息化企业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对信息化企业的研究仍局限于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融合这一层面,很多企业还没有系统地从企业根本性质转变的角度,来理解信息化企业内涵。

  “企业信息化”与“信息化企业”有所不同:企业信息化注重短期效果,一般要求信息化建设满足企业未来2至3年增长需求;而信息化企业更关注企业特征,着力于把信息化引向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价值。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