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丨2017电力工程十大关键词

2018-01-09 11:07:05 中国电力报  点击量: 评论 (0)
日月开新元,峥嵘又一年。踏着新时代的节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8。你好,2018!你好,新时代!回眸2017,盘点中国电力建设的铿锵足迹
日月开新元,峥嵘又一年。
 
踏着新时代的节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8。
 
你好,2018!你好,新时代!
 
回眸2017,盘点中国电力建设的铿锵足迹,从火电到新能源,从“走出去”到“一带一路”,从现实方位到未来擘画……每次踏上新征程,电力建设者都不忘初心,尽锐出战,以奋斗成就使命,以责任诠释担当,一座座优质精品工程,是巍然耸立在新时代中国电力建设史上的最美荣耀!让我们用10个关键词,一起回顾电力建设的2017。
 
商业模式创新
 
回顾过往,传统电力建设行业受能源结构调整、资金注入放缓、同质化竞争与产能过剩等影响,面临着发展瓶颈,甚至生存挑战。
 
商业模式创新是电力建设企业抢抓资源与战略布点、推动投资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基于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思维,在前端注重融投资与项目开发,在后端注重系统策划,推动F+EPC、BOT、SOT、PPP等商业模式的运用。
 
在电力建设领域,各具企业特色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创新模式与经营思路碰撞出的火花耀眼夺目,实现了“合纵连横”。中国能建西北电建所属管理公司以“项目开发+EPC+并网验收+运维”模式,将经验的凝练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形成“西北电建模式”;中国电建集团旗下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与西藏天路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贵州省凯里环城高速公路北段PPP项目,将中国电建投融资和建设为主的综合性理念带到广泛应用的PPP模式当中。
 
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就如同非洲大草原上为了生存而选择迁徙的动物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果敢的勇气、超群的智慧,才能成功到达彼岸。
 
党建+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打造红色引擎,引领科学发展。
 
随着党建引领科学发展作用的日益凸显,“党建+”应运而生,电建企业结合实际的生产建设与时俱进地丰富着“党建+”的内容,“党建+安全生产”“党建+科技创新”“党建+优质服务”等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无违章现场”是“党建+安全生产”落地后树立的标杆,“党员服务队”是“党建+优质服务”释放能量后打造的典范,“党建+”在具体的实践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
 
“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是电建企业的特色党建活动,也是“党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施工现场党支部、党小组凝心聚力,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了作用。“党建+”需要一直做加法,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的发展形势,工程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丰富党建的内涵,使得党建全方位引领企业科学发展。
 
数字化设计
 
2017年,在电力建设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变化是:国家电网在内的诸多业主单位,明确提出电力工程的数字化设计要求,有的甚至是数字化移交要求。在数字化设计由弹性需求转为刚性需求的新时代,还在计算机二维设计阶段的企业深感压力。
 
在国际上,电力设计已经完成了由绘图板———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设计的大跨越,成为世界的主流。在我国,电力数字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也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一些大型电力设计院、甚至部分供电设计院也已基本掌握数字化设计能力,并且在一些典型工程上开始应用。但是无论是普及程度,还是设计水平,都还有亟待提升之处。在业主要求的倒逼下,这一进程未来有望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业界有识之士还有更深远的认识:即数字化设计产品,不应仅停留在设计阶段,在大数据时代,其对业主后续的运行维护均有巨大的作用,应探索出数字化设计产品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应用和经营模式,持续提升我国的电力工程数字化运维能力,推动设计企业在经营方式上的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
 
自动化、感应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电网也随着高精尖技术的进步,逐步由软硬件智能化,向管理和运维的智能化迈步。
 
无人机和机器人在电力巡检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巡检准确率,而且降低了安全风险,解放了有限的劳动力,更成为推动电力行业“工业4.0”的重要力量。
 
正是电力巡检无人机、吊轨式巡检机器人、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带电作业机械臂等一系列电网运维检修利器,以及通过无人机选线、选址等智能化工作方式,从而为我们勾勒出电力行业人机共融、机器代人时代的全新图景。
 
无论怎样,趋势锐不可当,新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将从运维、检修延伸到设计、施工、安装等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让智能在整个行业进行到底。
 
互联网+
 
“互联网+”,是当今各行业积极探索的发展趋势,尝试用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全新的发展生态。电力建设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工程项目管控平台,依靠技术技防手段把控基建现场安全,实现基建系统管理模式革新。
 
如今,“互联网+”的实践已四处开花:在藏中联网工程,利用“互联网+管理”,通过视频、移动终端,即可实现对各工程现场的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管控;在金沙江梯级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等施工现场,“互联网+安全”,运用移动视频监控设备,实时掌握现场作业情况,安全质量巡检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在特高压设备监造、主配网改造物资供应等工程建设辅助阶段,利用“互联网+质量”,做到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电力工程建设将从简单的两者相加、嫁接向覆盖全建设周期、更加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以新技术应用促进工程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全行业生产力。
 
全球化发展
 
已经“走出去”30多年的电力建设企业,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在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踏上了全球化发展的新进程。
 
2016年,中国电建提出了将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升级为“国际业务集团化、国际经营属地化、集团公司全球化”的“三步走”战略,成立国际公司的同时,在境外设立六大区域总部,拉开了全球化发展的序幕。一年多来,中国电建在国际业务集团化、属地化方面成效显著,并在2017年12月底召开的重组后的首次国际业务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三步走’战略是未来要始终坚持的基本方略”。与此同时,中国能建也在2017年国际业务协调和研讨会上提出,“要深化改革,按照公司的决策部署,切实开展好机构重组、资源整合等工作,构建国际业务新格局,形成更强战斗力。”
 
实际上,全球化发展是通往国际工程公司的必由之路,是电力建设企业自我审视后的战略选择。从国际优先到全球发展,无论是理念还是举措,电力建设企业都已走在了众多央企的前列,作出了表率。
 
总承包模式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结合2016年年中住建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深入推广总承包模式,已经成为包括电力工程领域在内的建筑行业的共同呼声。
 
以1986年西南电力设计院总承包四川江油电厂扩建2台33万千瓦引进机组工程为起点,到2004年,电力总承包工程数量开始逐步增多,这一年电力行业总承包合同签订额达到72.8亿元。如今,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化,更多采用总承包模式的电力工程项目开始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根据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各类业务新签合同总额2174.67亿元,其中总承包合同总额1753.86亿元,占合同总额的80.65%,同比增长24.75%。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力工程总承包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行业内到行业外、从国内到国际、从传统的火电、输变电拓展至新能源项目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建设毫无争议的主流模式。
 
抽水蓄能
 
2017年12月22日,河北易县、内蒙古芝瑞、浙江宁海、浙江缙云、河南洛宁、湖南平江等6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相比较常规水电站而言,具有储能和调峰优势的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优势明显。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类似于一块“大电池”,利用其储能作用,在负荷低谷时,通过抽水将系统难以消耗的电能转换为势能;在负荷高峰或系统需要时,通过发电将势能转换为系统需要的电能,实现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最优。
 
根据《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新开工规模将在6000万千瓦左右,新增投产规模1697万千瓦,到2020年抽蓄电站总装机4000万千瓦。其中,大部分抽水蓄能电站都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而西北及西南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行装机非常少,从规划上看,西南地区抽水蓄能的后续建设更为局限。
 
500强
 
2017年7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行榜,48家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入围,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两大建设集团分别以第190位、第312位排名榜上有名。
 
美国《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把标尺,是全球大型公司最著名、最权威的“终极榜单”。两大建设集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连续多次入围。中国电建连续坐稳财富世界“500强”交椅,在榜单上的排名更是一路攀升,由2012年的第390位跃升至190位,5年时间前进了200位。
 
面对传统电源建设市场规模的急剧萎缩,两大建设集团破冰前行,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排名年年递增。逆势飘红的成绩单表明,电网主辅分离的改革是成功的,重组后的中国电力建设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市场竞争力,都已在转型升级之路上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跻身全球大公司、大集团的行列。
 
清洁绿色
 
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2017年,全国电源、电网工程建设投资主要以绿色、清洁为主。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2017年水电工程完成投资492亿元,同比增长2.1%;火电工程完成投资674亿元,同比下降27.4%;核电工程完成投资336亿元;风电工程完成投资576亿元。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71.1%。在电网工程方面,2017年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662亿元。国家电网10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特高压工程项目按期竣工,相关工程项目的竣工对于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聚焦绿色发展,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工程,统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发展水平。到“十三五”末,全国要完成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约1.5亿千瓦,淘汰煤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煤电装机占比降至约55%。这意味火电建设的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一个属于清洁能源的新时代将到来了。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