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电能替代 厦门建成全国首个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码头

2016-12-22 13:51:19 国家电网报 作者:庄颖芳  点击量: 评论 (0)
12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建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14号泊位。这里停靠着一艘10万吨级的巨轮,船体中延伸出的高压电缆接进岸上的岸电接电箱,由电能取代船上燃油对靠岸的船舶供电。这是福建首个船舶岸电试点项目,于
12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建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14号泊位。这里停靠着一艘10万吨级的巨轮,船体中延伸出的高压电缆接进岸上的岸电接电箱,由电能取代船上燃油对靠岸的船舶供电。
 
推广电能替代 厦门建成全国首个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码头
 
这是福建首个船舶岸电试点项目,于12月14日正式投运。随着该项目的投运,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已经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码头。
 
据了解,船舶靠港期间一般依靠燃油发电机发电,以满足通信照明等用电需求。然而,因燃油消耗量大且油品质量较低(船用重油含硫率为国内Ⅳ柴油的700倍以上),且船舶柴油机产生的过剩电能不能储存,导致能源大量浪费,也成为港区内废气排放的主要来源。
 
船舶岸电能使船舶停靠在码头时,不再使用船上的燃油发电机,而改用由码头提供的供电系统为其供电,具有控制排放、减少噪音、提高能效等优点,是实施港口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是建设“绿色港口”的有效措施。
 
为加快电能替代、服务绿色港口建设,在厦门供电公司的积极争取下,2015年5月,厦门市政府出台政策全力支持船舶岸电建设及运营。今年年初,由该公司负责实施的高压船舶岸电试点项目在远海码头开工,建设1套容量0.3万千瓦的船舶高压岸电系统。这是福建省首个高压船舶岸电项目,可为10万吨级及以下的大型集装箱船舶靠岸时提供正常供电。据初步测算,该套系统每年可实现替代电量150万千瓦时以上,减少燃油消耗3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951吨、硫化物和氮氧化物4.8吨。
 
随着高压船舶岸电的投运,远海码头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电动、零排放、全自动码头。此前,在厦门供电公司的支持下,该码头已引进了现代化的码头生产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采用全电力装卸系统、全电动接箱平台、全锂电池驱动自动导航小车AGV等新技术,彻底告别燃油驱动。该码头解决了噪音大、污染重的顽疾,与同规模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减少了20%以上的综合碳排放量,降低20%以上直接成本。同时,在电能支撑下,码头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无人操作,码头装卸生产效率提高20%~30%,安全作业水平也大幅提升。
 
事实上,船舶岸电只是厦门港区电能替代、绿色升级的一个缩影。厦门供电公司立足地域特点,积极倡导“以电代油”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主动靠前服务,有力推动生态港口建设。目前,厦门港区全部6个大型集装箱码头共有岸边桥吊72台、堆场桥吊189台,完成“油改电”的比例分别达100%、95%,用电容量26.685万千伏安。改造后,厦门港区每年可减少能耗折合标准煤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8万吨、硫化物和氮氧化物747吨。(图片由厦门供电公司提供)
 
【短评】
 
近日,重度雾霾侵袭华北地区,再度引发人们对大气污染的担忧。
 
研究表明,直燃煤(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PM2.5的主要来源中,有50%~60%来自燃煤,20%~30%来自燃油,电能在终端消费环节的转换效率和排放明显优于煤和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电能替代刻不容缓。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两个替代”发展战略,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方面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电能替代战略。港口岸电改造是电能替代的重要一环,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亦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大气污染治理。
 
数据显示,公司经营区域电能替代总潜力约10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终端消费环节减少直燃煤4.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亿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1828万吨。未来,电能替代空间广阔,而推动落地不能依靠喊口号,技术、机制、政策、新能源产业等多重因素协同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群体等相关利益方重视起来,共同行动,才能为大气污染治理打好基础。
 
原标题:厦门建成全国首个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码头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